2017-05-12 加入
吃古人食,过不乏味的生活。
【北魏·醴酪】一碗醴酪粥,打倒“秋老虎”
2017年08月14日
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春意阑珊,赤日炎炎,杏果成熟。 古人爱食杏,亦喜食杏仁。 《齐民要术》中记有“醴酪”, 即为一道以麦芽糖调制的杏仁麦粥。
【清·冰碗】 一碗水晶冰,清凉五脏生。
2017年08月11日
冰碗, 原是老北京的时令小吃, 端阳至中秋,什刹海开办荷花市场, 沿岸搭棚售卖,若遇买主, 便以荷叶包裹河中鲜物。 因其主要原料有各色鲜果, 所以冰碗又称“冰果”、“河鲜儿”。 炎天暑热,只消食上一口, 顿觉清凉。
【清·豆腐皮包子】纤腰系绿带,腐皮藏乾坤
2017年08月09日
《红楼梦》第八回写道: 宝玉在宁国府席上见到一碟豆腐皮包子, 差人给晴雯送了回来, 却不想让宝玉的乳母拿了去。 宝玉因此大发脾气。 原来这道豆腐皮包子来头不小, 在清宫御膳档案中亦有记载。 宝玉对晴雯的偏爱, 也可从中窥知一二。
【南宋·状元糍】一口软糯香甜,叫人无法忘却
2017年08月01日
似状元,得意春风殿。 高中状元,乃古时学子梦寐以求之事。 南宋有一吃食名为状元糍, 因邹应龙状元及第时, 将伴随他一路的家乡糍粑献予宁宗皇帝品尝, 宁宗尝后赞不绝口, 便赐名“状元糍”。 现如今红遍大街小巷的糯米糍, 便是由状元糍发展演变而来。
【清·油泼面】一碗面,品尽关中性情
2017年07月27日
面条文化源远流长, 最早有周代"礼面", 秦汉称"汤饼", 隋唐又称"长命面", 宋元又改称“水滑面”。 面的多种叫法, 反映出古人对面食的喜爱之深。 作为中华面食文化发详地的陕西, 面食种类花样繁多, 最为特色的当属油泼面。
【南宋·玉井饭】莲叶碧,荷花红,食莲饭,利安眠
2017年07月24日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莲花仙子与藕郎相恋, 引天帝动怒,派天兵捉拿, 藕郎投湖化为白藕, 仙子得知,也自沉湖底, 自此,世间便有了红莲、白藕、青荷。 莲之传说凄美, 引无数文人骚客笔墨寄情。 章雪斋则取莲子莲藕做玉井饭, 在这清幽饭香中仿佛能尝出相思之味。
【清·玫瑰饼】 茶点消炎夏,玫瑰拂地红
2017年07月23日
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 以花为食,大抵是古人最具意趣的吃法, 深闺女子多有月貌花容,身带体香的期盼。 《食宪鸿秘》中记录这样一味小食, 以玫瑰花泥佐以白糖,压制成饼, 甜而不腻,齿颊生香。 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 酷暑恼人, 何不亲手制一碟玫瑰饼, 满室馥郁,消暑开胃。
【清·樱桃肉】名曰樱桃,不见樱桃
2017年07月21日
古人为佳肴取名,常常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香芹煮水谓之碧涧羹、 桂花烹茶取之天香汤、 煎煮竹笋赐以煿金煮玉、 白色糕点予名阳春白雪, 品位美味之余还平添一份诗意的联想。 清代庖丁制一色泽樱红、酸甜可人的酥肉, 同样没有道明食材, 而以水果赋之,名曰“樱桃肉”, 光看名字已觉春意盎然。
【清·芸豆卷】芸豆成卷,色如雪,虏人心。
2017年07月19日
玉盘珍馐数百, 觥筹御酒成千。 慈禧太后奢靡无度, 在饮食方面尤为突出。 每日正餐小食各两次, 可谓餐餐玉食,道道千金。 口味刁钻如老佛爷, 却也有喜爱的市井小食, 芸豆卷即为其中一道。
【清·运司糕】咬一口松软香甜,尽得糕点之雅。
扬州方糕,昔称“运司糕”。 乾隆年间,卢雅雨任两淮盐运司, 扬州店中作糕献之,卢雅雨大加赞赏, 遂有“运司糕”之名。 《随园食单》赞曰: “色白如雪,点胭脂,红如桃花, 微糖作馅,淡而弥旨。”
【宋·橙玉生】佐酒之兴,凉风习习食白玉
2017年07月17日
雪梨,肉嫩白如雪,清脆爽口, 香橙,果香味四溢,甘甜多汁。 雪梨果肉融入清甜的橙汁, 犹如白玉浮水,清妙如许。 橙玉相生,一股清新自然之气,清爽怡人, 夏日以此佐酒,自然再惬意不过。
【清·糯米凉糕】 九白佳宴传珍馐,一品凉糕度炎夏
2017年07月11日
饽饽,是满族人对糕点的统称。 始于康熙年间的九白宴中有饽饽四品, 糯米凉糕便是其中一品。 九白宴,乃康熙御设蒙古使臣的宴席, 因贡品为白骆驼一匹,白马八匹, 故有此名。
【清·钵仔糕】炎炎夏日,仲夜小食
2017年07月09日
夜市文化始于唐盛于宋, 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夏夜清风,待暑热消散, 择一夜市,吃些小食, 实在快哉! 清朝时,广东有一道知名小食, 名为“钵仔糕”, 味甜不腻,小巧可人, 是消夏解暑的理想小食。
【宋·真君粥】 团枝杏稠,念君子,啜甜粥
将杏实称作真君, 是为了纪念三国时期的吴人董奉。 《神仙传》中记述, 董奉,字君异,隐居庐山, 为人治病,不收钱财, 只让人栽种杏树, 久而久之,郁然成林。 争似莲花峰下客,种成红杏亦成仙。 这样的善心善德被后人称道, 杏林,也就成了对中医的颂词。 如此盛夏,何不捻几枚甜杏, 制一碗杏粥, 来念及这样一位君子, 倒也不失风雅。
【清·藕粉桂花糖糕】 温婉精致的红楼小食
2017年07月05日
红楼一梦,深闺幽居, 绮丽动人的温婉痴恋自是不少, 偏只爱炊金馔玉的新奇美食。 不愧贾府,连糕点都精妙起来, 厨人将藕粉的甜与桂花的香融合, 制成一道柔软香糯、 晶莹剔透的藕粉桂花糖糕, 宛若要将江南滋味尽收其内
【宋·蟠桃饭】小暑悄过,撷桃制一碗酸甜果饭
2017年07月04日
桃花灼灼,桃叶蓁蓁。 小暑悄过,便可见桃子盈俏的身影,甚是喜人。 俗语说,桃养人, 食桃可补中益气、养阴生津, 还可令人好颜色。 宋人的“蟠桃饭” 用新鲜桃子配以粳米、糯米, 丰沛的桃汁渗进香糯的米饭, 娇红温软,芳香甘甜,甚美。
【宋·脆琅玕】解暑日无味,食珍馐琅玕
2017年07月03日
头上金爵钗,腰配翠琅玕。 琅玕,石而似玉, 亦作“瑯玕”。 后也用以形容竹之青翠。 莴苣,芯如翠玉,水润通透。 宋人聪慧,以莴苣制成凉菜, 其色如翡翠,而貌似琅玕, 故美名为脆琅玕。
【红楼美食·疗妒汤】以陈皮佐梨,且喝一碗红楼降火汤。
2017年06月28日
我的电脑 2017/7/7 11:33:24 《红楼梦》第八十回写道, 贾宝玉向王道士求 , 贴治女人妒病方子的膏药, 王道士却凑趣出一道“疗妒方”, 其主料有秋梨、冰糖与陈皮, 寥寥三味平淡之品未必真能疗妒, 却皆有润肺开胃之功, 久服,不仅能养阴润肺, 还能养颜润肤,有益而无害。
古人夏天喝什么饮料?看完感觉自己又升华了。
2017年06月25日
炎夏已然到来, 古人虽没有制冷的电器, 但避暑的智慧远超我们的想象。 早在唐朝, 就已经有相当讲究的饮料, 时人以果品,或草药熬制饮品, 解渴的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之功。 五色饮之一,名为玄饮的乌梅浆, 就是当时盛行的饮料之一。
【清·红香绿玉】 藿香与玫瑰共舞,绿意红香甚美
2017年06月24日
藿香,气味清芳,清热祛暑, 多用来入药。 清人却记载了一例独特吃法, 汇集清代掌故遗闻的《清稗类钞》中描述, 摘取藿香草叶拖稀薄浆面煎之, 与玫瑰酱蘸食,清香无比。 或许是红绿相衬颇为娇憨, 因此文学家赋予其“红香绿玉”的美妙名字。
【宋·碧涧羹】菜之美者,云梦之芹
2017年06月22日
芹,古称楚葵、水英, 即今之水芹。 《吕氏春秋》言: “菜之美者,云梦之芹。” 云梦,在今洞庭湖一带。 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芹菜就已是蔬中上品。 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记载了一道“碧涧羹”: “惟瀹而羹之者,既清而馨,犹碧涧然。”
夏已至 采一叶芦荟入食中
2017年06月18日
古人云:“安生之本,必资于食”, 药食同源, 是从古到今传下来的。 所谓安身之本必资与食, 古人将植物与饮食恰当融合, 得出美食。 芦荟鸡丁便是将草本植物 和饮食文化相融合演变而来。
【宋·三豆汤】酷暑流金,炎夏里的三色清凉
2017年06月16日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 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三伏酷暑,空气中充斥着焦灼感。 此时暑湿极盛,最是苦夏难度时。 不过“热在三伏,养生也在三伏”。 宋代医方“三豆汤”, 正是一道伏日养生的保健饮品。
【唐·桃胶银耳蜜露】化物为羹,一缕温柔萦绕齿颊
2017年06月14日
水润万物。 文火慢炖, 水已化物为羹,绵绸滑润。 缱绻的时光里, 一碗桃胶蜜露作食, 顿觉一缕温柔萦绕, 香甜在齿颊间流动。 水分充盈,皮肤莹润弹嫩, 便能如水一般,在这个夏天肌若冰雪,肤如凝脂了。
夏日香甚茉莉汤
2017年06月13日
炎夏不眠, 唯有茉莉能让人“消受香风在凉夜”。 也许正是因为其花香馥郁, 才让人有暑意消减的清凉。 茉莉香味重, 吸收了鲜茉莉香气的茶叶, 味道也极香冽, 要是一不小心茶叶搁多了, 茉莉的味道估计能持续一夜, 直到梦深。 相比茉莉入茶制成香片, 茉莉花直接冲泡的茉莉花茶, 味道可能更纯粹清淡些。 除了泡茶, 茉莉还可以用来点汤。 “厚白蜜涂碗中心,不令旁挂。 每早晚摘茉莉置别碗,将蜜碗盖上。 午间取碗注汤,香甚。” 把白蜜在碗中心厚厚地涂一层, 蜜不能挂碗壁上。 然后用另一只碗,盛二三十朵早晚采摘的茉莉, 把蜜碗当碗盖扣在这只茉莉碗上。 等过半日, 往蜜碗里注热汤, 就是一碗极香甜的茉莉汤。 唇齿留香,吐息不绝,口腹皆足。 比起“枕边俱是助情花”这样单调的解暑方法, 吃花香要有趣多了。 浓烈也好,淡雅也罢。 在这一季之遇的暑天里, 茉莉带来的一丝香冽之气, 邂逅了甘醇柔滑的雪蜜, 才是最让人迷恋的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