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菜一汤logo
  • 首页
  • 最新菜谱
  • 菜谱大全
  • 食材大全
  • 我的
    • 我的厨房
    • 发布菜谱
    • 创建菜单
    • 收藏菜谱
    • 账号设置
姜叔的日食记的头像

姜叔的日食记关注

2015-08-10 加入

治愈你的心和胃:) 可以说话的微博:@日食记 @姜老刀

  • 关注0
  • 被关注0
螺蛳粉|日食记

螺蛳粉|日食记

2017年06月06日

当裹满红油鲜亮的螺蛳粉盛入碗,码上金黄脆口的炸腐竹,嫩滑弹牙的木耳丝,我回头拿个东西的功夫,回来又给抢没了……

泡椒凤爪 x 盐水毛豆 | 日食记

泡椒凤爪 x 盐水毛豆 | 日食记

2017年05月24日

泡椒凤爪是这个季节可以常备的食物,做好存在倒满泡椒水的玻璃罐中,放上满满的泡椒,光是看着那种透亮感就能分泌口水。

重庆小面 x 红糖糍粑 | 日食记

重庆小面 x 红糖糍粑 | 日食记

2017年05月14日

吹一口热气,一筷子面吸溜入口,面条筋道,裹着红油刺激味蕾,就着肉臊的鲜美和豌豆的绵软,一切的努力都变得值得。

剁椒蒸芋艿 x 芋头焖饭 | 日食记

剁椒蒸芋艿 x 芋头焖饭 | 日食记

2017年05月11日

你有没有小时候讨厌,但长大后特别爱吃的食物? 我以前讨厌芋头。倒不是觉得哪里难吃,而是每次给奶奶打下手,摸过芋头的手总是特别痒,能持续好几个小时,直接导致了我的负面情绪。 开始爱上芋头,是在离家生活后。那时跟室友合租,某一次我们赶完场,回来后都饿得不行,拉开冰箱只有芋艿,于是花几分钟时间简单做了道剁椒蒸芋艿,再把早上剩下的冷馒头切成片,热了锅把馒头片煎酥脆,配上芋艿。 要形容有多好吃? 馒头片酥脆,浸透汤汁的鲜美,芋艿入口即化……吃了第一口后,我和室友面面相觑并爆了个粗口,然后低头一言不发的狼吞虎咽。 从此,芋头和芋艿就经常出现在饭桌上。也可以直接在电饭煲煮饭时焖一块,做成芋头焖饭,都不用别的配菜了。 也说不明白到底是胃口变了,还是东西真的变好吃了。

爆浆吐司卷 | 日食记

爆浆吐司卷 | 日食记

2017年04月19日

进入今天的菜谱之前,我要介绍一下最近我家新添的一员逗比——咖喱。 咖喱是只柴犬,前些日子为了迎接咖喱即将到来,我很应景的做了一份“金黄色”的早餐。 煎得金黄的面包卷,流出金黄的芝心,同时,金黄的花生酱滋味像灵魂一样包裹着培根。拍视频那天有点下雨,拍完我擦把汗回来想吃一条,已经被摄制团的饿狼们抢得连碎屑都不剩了:) 下雨的清晨,早餐的香气像是厨房里的一缕光。

微波炉栗子x红薯 | 日食记

微波炉栗子x红薯 | 日食记

2017年02月01日

春节时我出了趟远门,好几天没见酥饼。前两天回公司,第一件事就是满心欢喜的去找他,结果他朝我打个哈欠就屁股对着我接着睡了,桑心。 虽然已经二月了,气温却还是完美维持在冬天的水准,春困也毫不让步。不止酥饼,我也无法顺利切换进入工作状态。整个人都迟缓了,这几天连饭都没做。 在这种又冷又懒散的日子,就得靠热乎乎的懒人食谱来拯救。 小时候但凡经过烤红薯或炒栗子的小摊都会买上一份。冷得发抖的回家路上,有了这一袋热乎乎的捧在手上是最开心的时刻。现在我的城市路边小摊不太多见了,好在这些记忆中最美好的味道,还可以在家用微波炉来做。这次吃的是老万做的。 偶尔疲倦的午后, 从记忆匣子里传出熟悉的香气,日子也染上暖色。

XO酱耳光炒面 | 日食记

XO酱耳光炒面 | 日食记

2017年01月12日

小时候我奶奶做耳光馄饨给我吃,荠菜肉馅,可能还加了些她的什么独门秘方,看我吃得狼吞虎咽,她会半嫌弃的说“打你耳光也不肯放碗”。 从此,遇上不肯放碗的食物,我也会用耳光给它取名,比如曾经做过的耳光炒饭,还有这一次进阶的【XO酱耳光炒面】。 这两年,我工作室人慢慢多起来,但午饭仍保持小食堂的风格一起吃,偶尔也会一起做。人与人虽不同,难免有些不一样的念头,但面对好吃的食物,一切都愉快简单。平日里普通的味道,也会因为热闹的气氛变得更美味。 在耳光炒饭的方法上精进了一下,做了这次的炒面,加上一勺XO酱,尝过后,就逼得我不得不做一期日食记。 炒面浓郁,配一口清汤,像阳光在冬天里散发温暖的力量。 把难懂的人或事交给食物, 了解你的炒面爱放多少酱,配啤酒还是汤。 ——《日食记 ∙ XO酱耳光炒面》

肉末茄子 | 日食记

肉末茄子 | 日食记

2017年01月06日

特别饿的时候,必须吃上满满一碗米饭才会觉得满足。 茄子是我觉得最下饭的蔬菜,入味,鲜美,酥软,比肉还好吃。配碗白米饭,一餐就搞定了。 这次做了个【肉末茄子】。来一碗白米饭,把茄子和肉末一起铺在饭上拌开,油汁浸透,就只顾得上狼吞虎咽了。

潮汕牛肉火锅 | 日食记

潮汕牛肉火锅 | 日食记

2016年12月30日

这次的视频,跟以往的有些不同,步骤不多,以吃为主:) 自己看自己吃,都默默的咽口水。毕竟这是可以排入我最爱火锅排行榜的潮汕牛肉锅。 其实只要买到称心的牛肉,潮汕牛肉锅完全可以在家做。锅底就是纯净水+南姜片,入锅讲究从瘦到肥的顺序,小火涮肉,让锅底始终维持原汁原味的清澈。不同部位的牛肉,口感给到的惊喜也完全不同。蘸一点沙茶酱+炸蒜末,满足到要升天。 等涮完肉,锅底也变成了味道浓郁的牛肉汤,下一点=锅粿条,烫几片蔬菜,盛到碗中,再掺一点点沙茶酱,又可以干掉两碗。 2016年终于到了尾声。因为有这一锅,所以圆满。 关于冬天的理想, 大约就是窗外飘雪,屋内暖锅沸腾。 ——《日食记 · 潮汕牛肉火锅》

毛血旺 | 日食记

毛血旺 | 日食记

2016年12月26日

新年的第一道菜谱,做的毛血旺,可能是因为有个“旺”字。 据说它有个别名,叫“不开火的火锅”。能把所有喜欢吃的食材容纳在一起,再浇上一层红油,还真的和辣锅有点像。 每到寒冷的日子,总喜欢被丰富食材包围的感觉。恰逢新年,挥别时光的落寞感,刚好可以靠食物来消解。 我喜欢的吃法,是配一碗白米饭,在夜晚散发着温柔的香气,佐以鲜红热辣的食材,毛肚、鸭血、牛百叶、黄喉、午餐肉,还有浸满鲜味的豆芽……尤其适合孤独夜晚的饕餮大餐。 夕阳在白烟升起时落下, 沸腾的红色陪伴着傍晚的寂静,滚烫而辛辣。 ——《日食记 · 毛血旺》

瑞典肉丸x蔓越莓酱 | 日食记

瑞典肉丸x蔓越莓酱 | 日食记

2016年12月21日

前段时间给工作室添置架子,拉小胖一起去了趟宜家当劳力。 虽然买到了中意的东西,但是因为赶时间且排队的人太多,我们没去吃他们家餐厅的肉丸,对于认为整个宜家最好的东西不是任何家具摆设而是这个肉丸的小胖来说,来一趟却没吃肉丸这种事简直无法想象,回去的路上似乎还很遗憾。 那个肉丸确实不错,口感弹嫩,浇着浓郁的酱汁,配土豆泥和一小碟蔓越莓酱,其中某颗肉丸上很孩子气的插着小旗子。几乎所有走进那里的人都会点一份。在食物面前,我们好像都有某种孩子气的固执。 马上就圣诞节了,复刻一份瑞典肉丸配蔓越莓酱,给小胖和其他小伙伴。至于味道,我做完只吃了一个,剩下的一眨眼就被抢完了:) 长大以后仍然相信世界上存在圣诞老人, 这不是天真,是梦想。 ——《日食记 · 瑞典肉丸×蔓越莓酱》

牛排x奶炖鲜蔬鸡肉 | 日食记

牛排x奶炖鲜蔬鸡肉 | 日食记

2016年12月12日

这段时间一直在忙拍摄网剧,持续的剧组生活=吃了很久的简易盒饭。有时也会想要正经吃一顿肉犒赏一下自己,比如一顿牛排。 牛排看似简单粗暴,其实做牛排也可以是一件很细腻的事。作为西餐,它漂洋过海后也得到了新的烹饪方法。今天发的,就是一块既柔软多汁,又是全熟的牛排。 在厨房花费大量时间,是我喜欢的休闲方式。随着一分一秒的流逝,厨房慢慢散发出牛排和奶油炖菜的香气,就像在施一个不可思议的魔法。 时间就像魔术师, 每分每秒都是一场生命之间的对话。 ——《日食记 · 牛排+奶炖鲜蔬鸡肉》

寿喜锅 | 日食记

寿喜锅 | 日食记

2016年12月12日

冬天不存在不知道今晚吃什么的情况,因为哪怕顿顿吃火锅都不会腻。火锅的种类又很繁多,鲜香的、辣爽的、原汁原味的,总有一款适合你。 今天做的寿喜锅,最早接触到,是我好几年前看的某一集世界奇妙物语。片中的男主对“完美的寿喜锅”有着无可匹敌的执着,不止是对食材和汤底之类的考究,鸡蛋该搅拌几次,他甚至连食材在锅中应该摆怎样的角度,都精确到分毫。 但不得不说,这样一顿堪称“强迫癌晚期”的寿喜锅,让我看得浑身舒爽十分受用,那一集我前后看了不止5遍,然后自己也学着做。 寿喜锅,这一道属于日本家庭的锅料理,通常是交由平时不做家务的男主人来亲自制作,以显这道料理对于家庭的份量。但换个角度看,就是说这道火锅的制作极为简单,连平时不做饭的人都毫无压力,是名副其实的【懒人火锅】。 蔬菜吸饱鲜甜的高汤,牛肉在蛋液里滚一圈,滑嫩又不腻口。最后在咕嘟咕嘟的水汽中再下一碗乌冬面,是我最喜欢的吃法,大概愿意一直吃到开春的地步吧。 与寒风隔一窗水汽, 暖锅中咕噜着温暖的幸福。 ——《日食记 · 寿喜锅》

重庆牛油火锅 | 日食记

重庆牛油火锅 | 日食记

2016年12月07日

在家吃火锅,是我从童年起,关于冬天最好的回忆。 按自己喜好精心的调制一碗料,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食材刚下锅,就已等不及想吃,烫熟后蘸料吹着热气吃下肚,看玻璃上水汽欲滴,最幸福也不过如此。 虽然在外面吃火锅很方便,但在家做过的火锅,每一顿,每一张面容,我都记得。越是到了念旧的冬天,最近我做的几期火锅都是家庭版,包括今天的【重庆牛油火锅】。 我一重庆的同事,连食材烫多久都精确到秒。肉怎么涮才好吃,鸭肠烫多少秒最脆嫩……每次跟他一起吃重庆火锅,全程都在为不辜负这口锅的任何一点美味而不懈努力,这次也拍进了视频里。 滚烫的食材在香油中滚过一圈,热气被盖住,从喉咙滑下,又重新在胃里热辣起来。蔓延到鼻尖,至全身,酐畅淋漓。 在披霜戴雪的冬夜,一头扎进这沸腾的生命。 ——《日食记 · 重庆牛油火锅》

粥底火锅 | 日食记

粥底火锅 | 日食记

2016年11月30日

入冬后,酥饼变得特别懒散,蜷在一个地方就轻易不再挪动。人和猫也一样,去厨房的距离变的尤其远,只想在室内吃点热乎的来维持体温。 比如一锅热汤,一碗虾粥,一顿火锅。又或者是一次就能集齐这三样的——粥底火锅。 第一次吃到粥底火锅前,我都是坚决的重口火锅的那一派。粥底火锅虽然看上去清新,但说它是最鲜美的火锅也不过分。以熬粥的米汤作为锅底,螃蟹、虾、蛤蜊、蛏子,新鲜又原汁原味的出锅,配上一点耗油生抽,满屋子鲜味把酥饼香得在一边嗷嗷的。 等吃完海鲜,锅里已充满食材鲜味,用它做一锅海鲜粥,点缀芹菜和鲜红的虾头油,最温暖恬淡的味道也不过如此。 一盆海鲜,一碗热粥,一顿火锅。 冬夜里的心和胃,被米汤温柔的填满。 ——《日食记 · 粥底火锅》

芝士年糕火锅 | 日食记

芝士年糕火锅 | 日食记

2016年11月24日

发过这么多菜谱,点击率最高最受大家欢迎的是哪个?每次别人问我这个,我都不好意思跟他说,答案是泡面→_→ 泡面在什么情况下最好吃?做成拌面?加肉和蛋? 对我来说答案只有一个——吃完火锅后放进去煮。 今天发的是芝士年糕火锅。泡菜的汁水溶煮,变成一锅红彤彤的泡菜汤,入锅的每一样食材都会吸收汤底的浓郁,又贡献出更多自身的鲜美。等差不多吃完了食材,这一锅的美味也达到了顶峰。 这时丢一块方便面饼,铺上芝士片,打个蛋,静静等待两分钟,看红汤一丝丝的融入面里。这简直是最让人迫不及待的两分钟。 又一年到了最终的片段,用这样一锅犒赏自己,合适。 用沸腾的一锅当做一整年的结尾。 雀跃的,遗憾的,所有情绪随白烟升起,再一一咽下。 ——《日食记 · 芝士年糕火锅》

黑椒牛柳 | 日食记

黑椒牛柳 | 日食记

2016年11月23日

哪怕工作再忙的日子,我也会隔一段时间就定时回家吃我爸做的菜,并且,通常我在见到他之前,就能大约猜到今天他会做什么菜。 因为他是个对食物很传统的人。合适的节气,该吃的食材,该用的做法,他认定了就会做一辈子,习惯了就不会想改变。他也因此看不上外国的菜,比如他不愿去国外旅行,也有一分原因是头疼吃饭问题。 黑椒牛柳对他是个例外,这可能是国内接受度最高的一道西餐了,有时甚至觉得它是道中餐。嫩滑多汁的牛肉和芳香提鲜的黑胡椒,像一对相识多年的老友般配合默契。黑胡椒富有存在感,却不会喧宾夺主。 辛辣鲜香的肉汁配上白米饭,这样的滋味,谁都不会拒绝。

电饭煲猪蹄 | 日食记

电饭煲猪蹄 | 日食记

2016年11月21日

没有正经厨房时,想要好好做一个菜,其实也不难。 曾经上大学的日子里,电饭煲是挑大梁的存在。除了基础的煮饭做粥,时常还要肩负起做菜的重任。炖红烧肉,烧可乐鸡翅,支一桌火锅,甚至煲一锅鸡汤。 这次猪蹄拍的还是老万的方子,吃过一次就震惊了。口感软糯又扎实,酱汁入味又带一丝微甜。 过一夜后冷却的【猪蹄冻】更加诱人,煮一锅米饭,挖勺猪蹄冻看它慢慢融化进米粒,觉得生活真美好。 猪蹄软糯,酱汁浸透米饭。 能驱散凉意的,不过冬夜里的饭菜香。 ——《日食记 · 电饭煲猪蹄》

冬阴功汤 | 日食记

冬阴功汤 | 日食记

2016年11月18日

冬阴功汤,其中“冬阴”意思是酸辣,“功”是虾。小胖把它评价为“喝前不知是什么鬼,喝后会上瘾的一道汤”。 上瘾到什么地步?就是每当身心低迷,吃饭如嚼蜡的时候,一碗红红的冬阴功汤,没端上桌就隔空闻着香味流口水,等喝下几口,鲜香酸辣从味蕾直击胃底,全身开始渗出汗,每个细胞都颤抖。 虾蟹蛤蜊的鲜美就不用说了,冬阴功酱的浓郁,各种香料和调料构成有层次的香气,干辣椒的刺激,还有青柠的酸爽,让人完全不会腻。 我最喜欢的吃法,是把汤里的虾蟹肉都拆出来,浇上汤汁大口吃。吃完再看世界,眼前都仿佛更明亮。 从味蕾出发,直到渗出汗水, 一碗浓烈的红汤,把初冬的寒冷全都驱散。 ——《日食记 · 冬阴功汤》

骨汤火锅 | 日食记

骨汤火锅 | 日食记

2016年11月11日

天越来越冷了,想吃暖暖的东西又不想动时,火锅简直是最好最方便的选择。 买来喜欢的食材涮一涮,就能解决丰盛的一顿。不仅吃不腻,不同的锅底可以让一个冬天都不重样。所以我决定干脆做个火锅特辑,连发几个适合宅在家里吃的火锅。 其中做法最简单的,大概就是骨汤火锅了。 买来筒骨炖了用来做底,放玉米香菇大虾让它更鲜甜,除了加一点盐,不再需要任何调味料。醇香的一大锅,重口的需求则用蘸料来满足。 看着汤水咕嘟冒烟变的浓白,窗外的凉意也变的柔和起来。

照烧鸡腿饭 | 日食记

照烧鸡腿饭 | 日食记

2016年11月06日

两年前拍旅行记时,我和小胖曾在一个台风的夜晚抵达东京。新买的伞齐齐被风吹毁,不堪回首那一路我们的饥寒交迫,最后躲到了一家非常不起眼的小餐馆。 也许是极端环境下得到的温暖会令人格外铭记,但我真的觉得那是我过的最好吃的一顿照烧鸡排饭。 后来我自己也尝试过几次,怎么也无法复制那种香甜而温柔的感觉,直到我吃到老万做的。 说起老万,也是神奇的缘分,居然是小胖帮我买菜时认识的:)老万是个童心未泯爱跟年轻人厮混在一块的退休老伯,曾在日本当过几年厨师。他因为自己做饭太好吃而总减不了肥,认识我们后,也开始时不时来祸害我们。 不吹不黑,我尝了他做的XO酱之后,好吃到给跪了… 对于照烧鸡排,老万说照烧汁是关键。刷在鸡腿肉表皮,烤到外韧里绵,入口能惊艳味蕾,咬下又是柔润的口感。 汁水熬煮,窜出焦甜的香气。 盛一碗米饭,心仿佛也被填满。 ——《日食记 · 照烧鸡排饭》

燃面 | 日食记

燃面 | 日食记

2016年11月03日

对于面食,我始终有说不完的好感。相隔多时吃到一碗好面,畅快淋漓的感觉,就像是平淡生活中擦出了一束光。 而今天的这碗面,不只擦出了光,还可以“燃”起来:) 宜宾燃面,以辣椒油、花生碎、肉末芽菜调味。因为重油无水可以点燃,由此得名,听起来就很燃有没有? 在上海长达一个月的阴雨天过去后,带着尚未褪去的湿气和冷色调,我决定燃一下,从胃开始,再用一块凉糕中和。像是电影里的热血桥段,食物也有它独特感染人的方式。 让身体和灵魂燃烧的, 除了路过的风景,还有一碗面。 ——《日食记 · 燃面》

葱油饼 | 日食记

葱油饼 | 日食记

2016年10月31日

有没有跟我一样很爱吃葱油饼的? 那个时候的世界好像只有几条街那么大,路口拐角早餐铺子的豆花比奶奶常在菜场买的那家要好吃,马路对面的葱油饼又比学校门口的酥脆,五米开外都能闻到香气。 更远一点的地方和自己好像永远也够不上联系,喜欢吃的东西好像一辈子都会喜欢。一份葱油饼,一碗豆花,在任何时候都能带来满足。 今天发的葱油饼,算是简易版,在家用一口平底锅就可以做。葱油味简直让人上瘾,香得让人想爬墙。

啤酒蒸大闸蟹 | 日食记

啤酒蒸大闸蟹 | 日食记

2016年10月25日

让人有幸福感的食物不少,但论最有幸福感的,大闸蟹算一个。每年烈日渐弱,落叶四散,这时必然会吃大闸蟹。蟹脚捆得紧紧的,在蒸笼里红彤彤的冒着热气。 小时候我怕剥蟹麻烦,但奶奶每剥一只,都要不厌其烦的指导我看,蟹肠要丢掉,蟹肺要剥干净,蟹壳里有个肺不能咬碎,黑膜下方一小片蟹心要挑出,因为那是最寒的部位。还有,要记得蘸调料再吃,料里有姜丝,解寒。 而我最喜欢的是雄蟹的大钳,每次小心翼翼剥出一整块完整的钳肉,蘸着略带甜味的醋,那一口带有成就感的美味,像冬天的被窝一样让人幸福。 对我而言,大闸蟹和其他菜都不同。如今我已自己做大闸蟹。用啤酒代替水来蒸,麦香渗透,把腥味去除干净,开盖的瞬间白汽气弥漫的那一刻,让我特别愉悦。 寒意日增,来不及添衣。 不如躲在温暖的厨房,一口蟹黄,一杯温酒。 ——《日食记 · 啤酒蒸大闸蟹》

桂花酒酿圆子 | 日食记

桂花酒酿圆子 | 日食记

2016年10月21日

这一碗,我几个朋友吃了都说:从没吃过那么好吃的桂花酒酿圆子。 其实差别只是一罐糖桂花的距离。 前些日子我装修了新办公室。在门口位置,我很奢侈的隔出一块空间,专门种了一些我喜欢的植物。石榴、桂花什么的…… 前几日桂花最盛的时候,每次经过那里,都忍不住想多留一会。那一两周的时间,就像四季中隔出了一小截,专属于桂花,独立成第五种季节,限时限量的珍贵。 桂花香钻过玻璃,绕过木门,环绕着你清晨和傍晚的时间。虽然两场雨过后,这宝贵的香气就随着秋天渐行渐远了,只能靠一碗桂花酒酿圆子来怀念。 季节瞬逝,而人总是不舍别离, 把时光熬成蜜糖,封在玻璃罐里。 ——《日食记 · 桂花酒酿圆子》

110111213141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