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菜一汤logo
  • 首页
  • 最新菜谱
  • 菜谱大全
  • 食材大全
  • 我的
    • 我的厨房
    • 发布菜谱
    • 创建菜单
    • 收藏菜谱
    • 账号设置
姜叔的日食记的头像

姜叔的日食记关注

2015-08-10 加入

治愈你的心和胃:) 可以说话的微博:@日食记 @姜老刀

  • 关注0
  • 被关注0
麻辣排骨米粉 | 日食记

麻辣排骨米粉 | 日食记

2016年10月15日

今天做的菜,好吃的我想直接上图给你们看。 办公室里有个一半湖南一半云南的同事, 用他的逻辑来说,不辣的东西都是腊鸡,这碗【麻辣排骨米粉】就是他的续命菜之一。 排骨酥软米粉顺口,再用炖煮过排骨的汤汁卤个虎皮蛋,拌上辣椒。 虽然这位同事一直强调必须要用湖南当地的米粉才行,但我们一致认为这个味道无论配什么,都能吃的连渣都不剩。

卷寿司

卷寿司

2016年10月05日

今天的菜谱,是【旅行的寿司卷】。 说到旅行,虽然不乏跟朋友或家人出游的记忆,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曾经因为工作原因,独自去日本的那段日子。 那时为了节省时间,常常在便利店买一盒简装卷寿司当晚饭。一个人坐便利店的玻璃前心安理得的吃完。恰巧日本是个有孤独气质的国度,深夜里常见独自喝酒的工薪族。在陌生的环境独自一人时,所有感官也会被放大,每一口食物,每一个擦肩而过的人,每一处路灯的颜色,都变得比平时更有意义。 关于旅行的意义,有人唱过歌,有人写过诗,但我最喜欢的是下面这个答案。 “当你孤身离开熟悉的城市,没有朋友家人同事,只有你自己,你吃的每一粒米,喝的每一口水,走的每一步路,都是为了你自己。” 独自吃饭,独自步行,为自己而活,就是旅行的意义。

鸡蛋卷饼|日食记

鸡蛋卷饼|日食记

2016年10月02日

这次【鸡蛋卷饼】的视频是在自家拍的。 我以前读书的时候,楼下有个不定时收摊卖鸡蛋饼的铺子,每天还没走到门口,远远就能闻到香气。 为了吃一口蛋饼,我都会早起去排队。站在那什么也不做,光是看着店家熟练的抹一圈面,打蛋,涂酱,加料,抄起,一气呵成,也不觉得无聊。零用钱多的时候,多加一根肉肠,鸡蛋饼热乎乎捧在手里,每一口都觉得明媚。 鸡蛋饼几乎陪伴了我的整个学生时代,直到现在,也能清晰的回忆起当年的味道。 离开学校后很少再吃鸡蛋饼了。想念时,就在家用平底锅做一个简易版当早餐。蛋皮焦香又柔韧,点缀了葱花的香气,一瞬间又好像回到了曾经的学生时光。 熟悉的路口飘来蛋饼的香味, 包裹着青葱的记忆,开启新的一天。 ——《日食记 · 鸡蛋卷饼》

牛肉砂锅|日食记

牛肉砂锅|日食记

2016年10月01日

比皮肤能更先一步感觉到气温变化的是胃。记不得从哪一刻起杯子已经从饮水机的蓝色按钮下挪去了红色。 几乎是遵循本能的需要有热度的食物。 做这份牛肉粉丝锅的时候,想起过往很多个秋意凉爽的傍晚,从奶奶的厨房飘来带着温度的香气。牛肉酥软,粉丝鲜香,锅盖下沸腾出白气让奶奶眯起眼,她总是边往我碗里盛一大勺,边念叨着不要感冒。 这么多年了,每当天气转凉,我也会习惯性的做起热汤,好像喝下一锅热汤,就能抵御整个冬天的寒冷。

干锅虾|日食记

干锅虾|日食记

2016年09月30日

日食记做了这两年多以来,我发过不少菜。最近整理的时候,发现【虾】的出现频率比其他食材高出许多。 我想了想,觉得这主要还是得怪虾,为什么怎么做都好吃? 这次的干锅虾,其实就类似于麻辣香锅,一般都是很多种食材混在一锅里,但偶尔有特别想吃的东西,用这个方法做,方便又入味,里面的蔬菜都变的香脆,是个有力的下饭型选手。

卤肉饭|日食记

卤肉饭|日食记

2016年09月29日

我在外面吃饭的时候,时常会点卤肉饭。但经常肉吃光了饭还剩下一半,还得叫服务生再来一碗肉燥,每次都搞得我很不好意思。 但自己做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 每次做这种下饭的东西都很危险,最考验定力,不小心就吃下比以前多一倍的饭。光是浸透了肉汁的米饭就能吃掉一大碗,再卤个溏心蛋拌开,味道比好吃还要再好吃一点吧。 自己做的卤肉燥,可以不用切得那么细,我比较喜欢那种能一口咬到肉的口感。 而做的过程,因为太香,酥饼在墙头一直叫:)

耳光炒饭&烤茄子|日食记

耳光炒饭&烤茄子|日食记

2016年09月23日

有一句话说,所有亲密的关系,都要一起吃饭。招待特别好的朋友时,比起下馆子,我更愿意一起做饭来吃。 今天的这道炒饭,是某次聚会时,我工作室一个小同事做的,据说从央视一档美食节目上学来的。虾头油鲜香无比,加上咸蛋黄的风味,让这道炒饭叫所有聚会现场的人欲罢不能。当天,被我们称之为“打着耳光都不肯放”的炒饭,简称:耳光炒饭。 只有炒饭如果略嫌单调,再加一道蒜蓉肉末烤茄子,烤得入香气扑鼻的茄子肉,用筷子便可以轻易的划开挑起,入口酥软,比肉更美味。 在我的想象中,最让人感到舒适的事,莫过于准备好彼此喜欢的食物,跟亲密的人在一起,好好吃饭,好好聊天。 金黄的虾油,酥软的茄肉。 融化在漫长时光里,给予最朴实的满足。 ——《日食记 · 耳光炒饭》

皮蛋瘦肉粥|日食记

皮蛋瘦肉粥|日食记

2016年09月21日

你会做饭吗? 会。 挺厉害嘛。 可我不会做菜。 这是个笑话,不过好像很多人都是如此。后台我也看到过很多评论,说自己手拙,每次看日食记,并不一定会做,看过就当吃过了。幸好有外卖,不然无法想象日子该有多艰难:) 其实不会做菜没关系,人生有限,很多事都分优先级。但如果说做饭中有一样东西的优先级比较高高,我觉得那一定是——粥。 独自一人在外而胃口不佳日子,或是身边最亲近的人生病的日子,用一道好吃又好消化的粥来温暖胃,就像曾经家人给你做的那样。 而简单的白粥里放了皮蛋和肉末,就像换了个人格,咸香又口感丰富,再放上一个流油的咸蛋黄,一天都在美味的温暖中度过了。

橄榄菜四季豆|日食记

橄榄菜四季豆|日食记

2016年09月16日

虽然做日食记那么久了,要论做饭,我服我爸。 当然,我并不是说他做得赛过米其林,而是每次吃他的菜,我总能吃很多:) 那天回家吃饭,他做了一道橄榄菜肉末四季豆,小时候每次我妈没胃口的时候,我爸总是做这个。这也算是我家的下饭神器。 剁碎的豆角混着肉末的香气,配着橄榄菜的咸香,再来一点辣椒,跟所有主食都是绝配。 我最喜欢的吃法,是把菜厚厚的夹进煎过的馒头中里。馒头片脆脆的,渗透了橄榄菜四季豆的汁水,我能干掉三个。吃完后,我差不多是下面这个姿势。

咖喱牛肉|日食记

咖喱牛肉|日食记

2016年09月11日

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我通常会选择做一锅咖喱牛肉。汤汁浓郁,牛肉酥软,好吃又下饭。每次我做咖喱,都把我家狗香得嗷嗷的。 而且隔夜的咖喱更好吃,所以乐得多做一点,一次能解决三天的伙食问题。 虽然能解决好几顿是很方便,但咖喱还是需要耐心去做的一道菜。为了日益严重的懒癌,于是又做了一个简易版咖喱。 用料都没少,时间只有以前的一半,味道确实……也很好。

思慕雪|日食记

思慕雪|日食记

2016年09月10日

我的工作室有段时间特别忙,我们经常加班,最夸张的一个男生,连着两晚都睡在公司里。 就在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某天一早,加班的同事们每人桌上都有一杯早餐。是我工作一个心灵手巧的妹子,来公司给大家做的。含燕麦、坚果、水果、酸奶、牛奶。颜值超高,名副其实的晨之美,把后期狗们给感动的…… 它有个很琼瑶的名字,叫“思慕雪”。以前我在日食记做过的酸奶杯,长得跟这个很像,但比较起来我的酸奶杯就很粗糙了。 感觉以后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会做甜品了:)

亲子三明治|日食记

亲子三明治|日食记

2016年09月07日

自从几年前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之后,我就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作息,好像很久都没好好吃一顿早餐了。 总觉得只要不睡,一天就不算结束,深夜像是从一天中偷来的一部分,每天限时限量,天光微亮后便会消失不见,那是只属于自己的珍贵的时间。 而就在前几天,因为工作的缘故早起的我,决定好好做一顿早餐。 做的简单的【亲子三明治】。所谓亲子,其实就是鸡和蛋。把煎鸡腿肉和溏心荷包蛋一起夹在金黄微焦的面包片里,再配一杯咖啡。三明治夹层里鸡肉鲜嫩、溏心微淌,对于夜晚依赖症侯群而言,这样一顿早餐是最好的抚慰。 但可能是对我来说太反常了,家里一猫一狗都很惊讶的观察着我。于是我干脆也给他俩都做了早餐:) 不愿昨天过去, 也曾抗拒过清晨的到来, 但所有不甘,都被阳光和早餐的香气填满。 ——《日食记 · 亲子三明治》

秋葵三吃|日食记

秋葵三吃|日食记

2016年09月06日

作为一个偶尔不怎么正经的美食号,终于有机会说一说不正经的秋葵了。 提到秋葵,是因为大家熟悉的我同事小胖,最近成功瘦身了20斤。他很爱秋葵,连零食也换成了秋葵干。 作为蔬菜,秋葵一反朴实无华的风格,外表有绒毛,切开是很非主流的萌萌的五角星,口感……又很滑溜。 所以也难怪被评价说,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蔬菜:) 但得益于秋葵的“不正经”,可以做出各种不同的风味,而且都很快手。大部分蔬菜可供选择的风味不多,但秋葵大概是少数可以让人一直吃下去的物种。 今天分享三种做法。

温泉蛋牛肉盖饭|日食记

温泉蛋牛肉盖饭|日食记

2016年08月29日

今天略标题党。取这个标题,是因为今天做的牛肉盖饭(也称牛丼),亮点就在于一碗内,满足你所有的口腹之欲。 但该洗的锅,还是得洗:) 最近傍晚遛小刀时,气温已不像前段日子那么难熬。这才意识到夏天真的过去了。 有人说,人的所有悲伤情绪都跟告别有关,对人的告别、对美好记忆的告别、对岁月的告别。而每次夏天离去,骄阳、蝉鸣、汗水,这些跟青春有关的事物纷纷离席,像是宴席散场,所以秋天总给人一种落寞感。 “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这是海子写在《秋》里的一句话。 但秋天也有令人愉快的事。果实成熟,蔬菜变甜,肉质丰润,虾蟹肥美……最好吃的日子就要来了:) 以前看到过一句话说,心和胃,总要有一个是满的。春恨秋悲,让食物来解。 丰腴的肥牛饭盖上溏心蛋, 用温柔的一碗,向夏天告别。 ——《日食记 · 温泉蛋牛肉盖饭》

椒盐虾|日食记

椒盐虾|日食记

2016年08月27日

今天的菜谱,既能当正餐又能当零食。特别是在周末看片的时候。 熟悉我们的人都知道,我们公司的周末休闲活动,通常都是在会议室看电影。 黑乎乎的会议室里,冷气打足,最适合放映恐怖片。 虽然大家都是一副“谁怕谁啊”的样子,但都不停的用零食饮料来缓解紧张情绪。 上周看片伴的椒盐虾,煎过之后外壳酥香,可以连壳直接入口,做法也简单。用同样的方法还做了个椒盐杏鲍菇,吃出了肉的味道。 椒盐可谓是神级调料,可以把一切都变得好吃。 PS:上周的片子小伙伴们看了说不恐怖,请大家给我们推荐一些,能把人吓到不敢上厕所的那种:)

酸辣粉|日食记

酸辣粉|日食记

2016年08月17日

虽然我现在经常做辣菜,其实童年在上海跟着奶奶生活那会儿,我是完全吃不了辣的。 中学时期去了北方和父母生活,被同龄人嘲笑是一个不能吃辣的小上海,这才刻意锻炼了一下吃辣这件事。 有人说,辣不是味觉,而是一种痛觉。 作为一个“后期吃辣”的人,对辣的偏见、不解,到接受、融入、依赖,整个过程,我都有参与其中。也慢慢理解,辣是用一种接近自虐的方式,却比其他任何滋味都更靠近你的心跳、血液和灵魂。 回忆中,跟同桌双双被老师臭骂一顿后,在学校后面的小街点上一份重辣的酸辣粉,情绪随汗水流出的畅快感。还有当亲人离世而我却没能陪伴在身边的时候,在沉默中被一碗熟悉的味道辣出的眼泪。 正因灼热和刺痛,反而更让人感受到鲜活。 我猜,生活也正是如此。 ——《日食记 · 酸辣粉》

泡菜海鲜饼|日食记

泡菜海鲜饼|日食记

2016年08月13日

近几年,感觉时间越过越快。 拍完日食记泡菜饼这一集后,招呼大家一起吃,完工的同事们人手一瓶汽水,各自找好角度坐了下来。这时我才惊觉,去年夏天跟同事们一起户外喝汽水吃烧烤的情景好像还在眼前,一眨眼今年的夏天快要过去了。 虽然才一年,大家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小胖瘦了几十斤,已经不能再叫小胖了,曾说好要一直走下去的小伙伴回了老家。当然,也多了许多新的伙伴。 变化并不是坏事,可也许是年纪大了,难免会因为念旧而伤感。 看着如今身边人的脸。忽然间时光好像回到了从前,我怀抱极其普通的梦想,跟三两朋友在路边喝酒吹牛,描绘自己想要的样子。那时也是夏天。 每次杯盏碰撞,都是不可替代的回忆。 因为夏天总会来,但同样的夏天,再也不会来了。 ——《日食记 · 泡菜海鲜饼》

泰式酸辣虾|日食记

泰式酸辣虾|日食记

2016年08月10日

今天这道【泰式酸辣虾】是同事做的。舔着手指吃完所有虾,剩余的酱汁下饭,一气呵成,可以用神清气爽来形容。在胃口低迷的日子,尝这样一道菜,令人感动。

烤肉&大酱汤|日食记

烤肉&大酱汤|日食记

2016年08月09日

去年我搬家后,有对夫妇来我家吃饭。 那时冬天刚回暖,我拿出了家里的卡式炉和烤盘,架在阳台上烤点肉吃。 他们俩全程相当默契的一个负责烤,一个负责吃。肉在烤盘上变色,冒出青烟,当肉熟到微卷的时候,丈夫就会把肉夹出蘸好酱,包在菜叶里递给老婆。 可能因为饿了,当时也都没说什么话。一片和谐而安静的气氛里,只有空气中烤肉的香气,还有烤盘上的滋滋声。 这对夫妇就是我爸妈。 老一辈的人从来不懂秀什么恩爱,也许还觉得矫情,互相嫌弃。但有时,他们之间,连烤肉的滋滋声都听上去很幸福。 滋滋的烤物,弥散的香气。 好像烈日下的云,夜路中的月光。 平凡,却也治愈人心。 ——《日食记 · 烤肉》

酱蘸猪蹄|日食记

酱蘸猪蹄|日食记

2016年08月01日

我工作室里平时最常开展的娱乐活动,除了聚餐,就是在办公室里一排葛优躺,然后边吃东西边投影看片子。 最近更是毫无悬念了,毕竟这几天,还有比奥运更燃、更激动人心的东西么? 看奥运,食物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好瓜子花生饮料,还有一大盆肉质饱满的酱蘸猪蹄,算是超级豪华版套餐配置。 工作室里有个湖南同事,平时总叫着减肥,不沾油腻荤腥。唯独看到猪蹄,她先挑两个大块儿的。等大家吃的差不多的时候,再继续消灭剩下的蹄筋,端着盆,在角落边蘸酱汁边吃,笑成一团,像是捡了什么大宝藏一样。 她说,小时候在学校大考之前,家里都会做猪蹄给她吃。渐渐的,对她来说,猪蹄本身就像是代表了幸运。 不管是对奥运,还是对平凡生活中的每个人, 其实只要尽力不让自己后悔就好。 胜利不能去勉强,但幸运,不妨来一口:)

绿豆汤|日食记

绿豆汤|日食记

2016年07月29日

最近常见一句话:我这条命是空调给的。 那小时候没有空调的日子,我们到底是怎么度过的? 答案是西瓜,蒲扇,盐水棒冰,还有绿豆汤。 小时候邻里间距离近,隔壁家做了绿豆汤都会召唤我一起喝,我不在的话,还会特地送来我家。 最头疼的就是那绿豆汤总爱放很多百合,每次我剩下了,就被奶奶唠叨着能清火,盯着我皱眉咽掉。心里很疑惑隔壁大人的口味有问题,不然为什么总是偏好这些苦味。 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自己也习惯了那股清甜中透着微苦的味道,和破沙的绿豆一起,在冰镇过后尤其爽口。 在成长中一直陪伴的食物,经历了时间的沉淀后,开始有了与过去不同的意义。 不论是过去或现在,都是人生中不可替代的一味。

十三香小龙虾|日食记

十三香小龙虾|日食记

2016年07月23日

前段时间,微信上加了个有二十多年没联络的童年玩伴。 他在看到我朋友圈的日食记推送之后,大吃一惊“原来日食记那个胡子男是你”,然后孜孜不倦连打了好几个电话给我,要一起约饭。 对于一个轻微社交恐惧症患者,最可怕的是会面选在了小龙虾店。为什么说可怕?因为小龙虾是少数无法碰手机,完全靠硬聊的社交项目。 几杯酒下肚,饭局慢慢从前半段的“单口相声”,转到了追忆童年往事的话题。 八十年代的上海,石库门、砖瓦木、矮平房,几十户邻里簇拥的巷弄就好像是一家人。每到黄昏,弄堂里三三两两的人们围坐桌子,剥着小龙虾磕着花生聊天,孩子们则在一旁追逐和玩闹。 那时小龙虾大多是农村水沟里抓的,便宜,做起来也只是红烧加点辣。每次奶奶买了虾,都会留下一只给我玩。 于是,我,玩伴,一只小龙虾,间歇弄堂里出没的野猫,就可以组成一台大戏。 有了回忆的蓄力,那天的饭局我俩一直聊到深夜。 逼仄的巷弄已不在,城市被高楼覆盖,曾围坐圆桌的人们散落各地。与时光一起成长的,还有我们身体外的硬壳。 但好在回忆中的味道,就像温柔的利刃。 无论有多顽固的盔甲,都能戳中你入味的软肋。 ——《日食记 · 小龙虾》

炒花蛤|日食记

炒花蛤|日食记

2016年07月17日

公司有个笑嘻嘻又傻乎乎的妹子叫五五。 她在南昌读大学的时候,路边摊最常吃的就是炒花蛤,她念作“炒花甲”。有多好吃呢?据她说,一个夜宵摊子能有多少张桌子,就能见到多少盘炒花蛤,妥妥的每桌必点菜。而来了上海后就再也没有吃到过,上一回吃,还是毕业散伙饭。 于是最近加完班几个人一起吃东西的时候,只要有她在场,除了点小龙虾,我们也会不自觉在菜单上找炒花蛤。吃到她嘴里,我们满怀期待的问她感想,她都会合群的说一句好吃,然后一口吐掉,补一句,"可惜都是沙子。” 这也是决定在日食记发一次炒花蛤的原因。这一次,五五终于可以闭着嘴笑嘻嘻的吃完一整盘炒花蛤了。 一小段人生的终结,就像再也寻觅不来的味道,比如毕业散伙饭的炒花蛤。 其实不用悲观,就算学生时代最鲜嫩美味的时光不会再回来,食物的味道还是会静静等在那里。在你需要的时候,治愈你的心和胃。

萝卜炖牛杂|日食记

萝卜炖牛杂|日食记

2016年07月14日

终于一个台风天过去了,转而迎来了持续高温的艳阳。 阴沉了许久的日子被日光一烤,工作室的猫和人都变得懒洋洋,呆在空调房里闭门不出,每个都葛优躺,吃饭靠外卖是最近的常态。 看不下去大家如此怠惰的样子,几个小伙伴在厨房炖了一锅白萝卜牛杂。工作的时候,闻到锅内牛肉汤恬淡的清香,一个个都诈尸了。 白烟缓缓升起,汁水咕嘟冒泡,肉类渐渐变的酥软。当味道飘散开,锅边早已围满了人,炖好后迅速就被瓜分完了。 牛肉鲜美,萝卜淡淡的清甜,一瞬间似乎燥热的天气也变得温和起来。

冒菜|日食记

冒菜|日食记

2016年07月13日

前阵子经常加班。 其实我本来就容易焦躁,加上天气燥热,那段时间我经常批评公司里的小同事,各种关于工作的问题,导致那段时间办公室气压很低。 有天我工作终于完成,终于歇下一口气的我直接在公司沙发上躺了一会。醒来时已经很晚了,但在我离开公司时,突然看到有个人还待在办公位,把我吓一跳。 还留在公司的是前阵子被我骂得最多的一个90后同事,个子小小的,一直被同事戏谑背影可以客串小学生。就是这样一个小个子的姑娘,在偌大的公司,一个人对着亮着的电脑屏幕,捧着一碗外卖的冒菜默默的吃着。 那个瞬间,让我回想起自己曾经也有过那样的日子。刚毕业的夏天,入行相当辛苦,想要努力却又不得要领,只能不停撞南墙,靠一股倔脾气支撑。 孤立无援的时候,也并不愿找人诉说,只有通过食物填满心和胃,再重新获得前进的能量。 一碗冒菜,是属于一个人的盛宴。 恨不能把喜欢的食材统统点上,淋上红油,颜色各异而丰富的一大碗。 然后一个人,孤单而倔强的度过,只为下一个丰盛的夏天。 ——《日食记 · 冒菜》

110111213141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