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马卡龙

巧克力马卡龙

2018年01月18日

马卡龙第三。这是第三次尝试君之的巧克力马卡龙了。遥望了许久,这被誉为贵妇的马卡龙。直到君之的马卡龙被人看到,事件就来到了现实阶段。打发蛋白多少有些费时费事。初次尝试,看上了君之这不用打发蛋白的巧克力马卡龙。看起来很简单,进展也很顺利。然而,毁就毁在“片刻”二字上。“片刻”,具体到数字上,究竟是几分几秒?一直都没有将它理解为一段较长的时间,充其量也就一刻钟左右吧?然而,一直等到四十多分钟的时候,才可以放心地用手指去触碰了,软壳自然也就有了。可是结果很悲催:裂了个一塌糊涂,皱皮皱到惨不忍睹。虽然丑丑的样子并没有阻止它被干掉,却总让人感觉沮丧。第二次,晾了两个多小时,部分开裂。忽然感觉到了希望,也就此明白,软壳是有不同厚薄的。第三次,晾到第四个小时,它的状况并不比刚刚挤出来的时候好多少,手指尖对它依然很有吸引力~这恼人的阴冷潮湿的冬季。屋外阴沉的天空让人不敢再奢望老天爷的恩惠。但愿烤箱会助人一臂之力。将烤盘塞进烤箱,设个发酵功能,片刻之后关掉,然后等待,全程敞开大门。然后,终于等到第三次的成功:没有一个开裂,虽然后来在拿取的时候让一些小可爱的破了相。长舒一口气,名之为马卡龙三世。

豆浆面包

豆浆面包

2018年01月17日

这不是金象! 在紧急订购的金象到来的时候,脑瓜终于开了窍。——或许是因为经过岁月的洗礼,这包酵母已经走向了英雄迟暮?所以,并不是面粉需要时间,而是酵母需要时间去产生足够的气体来充填面团,让面团变得膨发高大;并且,老迈的酵母已无法在原来的用量下去产生足够的气体,所以即使是在让人感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团也无法长到理想的状态。 恍然大悟之后,果断地决定暂且抛开金象,用同样的面粉将酵母用量增加到2.5倍再试一次。当然,换用年轻力壮的酵母或许是更好的选择。然而,一个人吹的泡泡不够用,多叫几个人吹,不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吗?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设想是正确的,只不过由于老年人行动比较迟缓,自动程序将要进行到最后一步的时候不得不被中断,让酵母有充足的时间去产生足够的泡泡。 这一次就用说明书中的配方。原本想尝试不同下类型的面包程序,比如和风?看到菜单程序说明中说欧式面包程序制作低油低糖低盐外皮略厚略脆的面包;而和风程序则是松软皮薄含糖油果汁较多。再看看不同面包的食谱,其实糖油盐的用量基本一样,只有那个别的两三个配方才略有差异。由此推论——不同类型的面包,其差异主要在于制作,而不是。。。配方?既然如此,那就还选厚皮一点的欧式吧。换个口味吧,那个花生面包感觉挺诱人的,可惜,狗好像不可以吃花生?那算了,少即是多,简到极致是丰富,就来个用料最简单的豆浆面包。只不过,要照例,减盐,加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