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叻沙面 Laksa - 浓郁辛鲜 椰香绵密

东南亚叻沙面 Laksa - 浓郁辛鲜 椰香绵密

2020年04月26日

想我第一次吃到叻沙还是在食之秘,当时就迷上了东南亚风味料理。要说东南亚料理的独特之处,是一种说不出来的咸辛腥鲜和浓郁的椰香,喜爱海鲜的朋友更是绝对不能错过。所以说,我绝对不允许你没有吃过叻沙,赶紧跟我学起来! 所以叻沙是什么?原名Laksa。叻沙是东南亚的街头面食小吃,每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和配料。但是!一成不变的是那一碗浓郁的汤底。一碗叻沙的好坏全在汤汁儿,虽然说选用新鲜的食材作为配料也很讲究,但是汤的好坏决定了这碗叻沙的好坏。所谓配料,换成通俗的话就是浇头(盖在面上的辅食),比较常见的就是绿豆芽,油豆腐,香菜,白煮蛋,辣椒等。决定这碗面是荤是素,完全取决于你自己,鸡肉和海鲜类居多,不推荐猪牛羊,因为味道较重,会和叻沙本身的汤汁产生冲突。 方子里有用到一些东南亚特有的材料,某宝上面都有,也不贵。你也不要问我能不能用什么替换,我真心建议不要省略或者替换,味道会有挺大区别的,我这个食谱是问了我几个东南亚朋友老师,测试了很多次得出的一个被当地人认可的方子,我想把最纯正的味道交给你们,别的食谱能换的我一定给你找日常替代品,这个方子,真的不行! 方子里有一个当地辣椒酱的方子,就相当于我们上馆子吃饭,桌上会放辣椒酱一样。你可以不跟着做,用自己的辣椒酱也行,但是做汤料的食材里有共同的食材,所以,做不做你自己决定咯~ 最后说一下面条的使用。传统的叻沙面是类似于米线一样的面或者鸡蛋面。但是说真的,没有特别规定,自己爱吃什么类型的面就用什么。鸡蛋面,挂面这类面粉基底的,口感会更加浓厚一点,因为面条会吸收汤味。而米线,粉丝这类的就比较爽口一些,相对比较清淡一些。

荠菜香菇猪肉馄饨 | 上海的味道我知道

荠菜香菇猪肉馄饨 | 上海的味道我知道

2020年04月22日

上海的味道我知道! 每次和母上在晚饭后出门散步,母上总是会提起上海弄堂里的柴火馄饨,说是现在吃不到了。别说吃不到了,我都没有看见过!但是~地道的上海荠菜猪肉馄饨我还是吃过了!经典的紫菜蛋皮汤,配上八个鲜嫩的大馄饨,不管什么时候吃都是清淡可口,鲜香十足,回味无穷呢! 南方人对馄饨的执念那就相当于北方人对饺子的豪情。虽然说南方人不会在过年的时候吃馄饨,但也却对馄饨有着独有的情感。想要做成正宗的荠菜馄饨可没有那么简单哦!最初我还对馅料不了解的时候,那打出来的馅非常松散,没有什么味道,感觉就像是浪费了如此鲜香的食材。之所以上海人独忠荠菜,就是因为作为一种绿叶蔬菜,却有着海鲜菌菇类的鲜美,再搭配上香菇猪肉,那真的是朴实的盛宴啊!后来我讨教了很多师父,也看了很多资料,最后整理出了以下的方子。这个方子我请了很多亲戚朋友品尝过,都说极其接近完美(不妨带有虚夸鼓励成分的),但是我个人觉得是真的很好吃了! 想要打出好的馅料,最重要的部分不单纯需要新鲜的食材,而是在搅打的过程!肉碎一定要搅打上劲后再与蔬菜混合继续搅打上劲,这样子肉质是结实紧致的,Q弹嫩滑。如果有机器的强烈建议用机器,省时省力,但是没有的,就用筷子耐心点搅打。 这个方子做完的馅料可以包62个左右的中型馄饨哟~

帕丁顿熊同款柑橘酱 | 橙子吃不完可以做成果酱嘛

帕丁顿熊同款柑橘酱 | 橙子吃不完可以做成果酱嘛

2020年04月21日

14年,以一只名叫帕丁顿的秘鲁小熊在英国发生的奇妙经历为背景的真人动画喜剧片映入了我们的眼帘,可是谁又会想到这只憨憨在给很多人带去欢乐的同时,也让我发现了柑橘酱的制作秘方!谁会想到有一天我会跟一只小熊学做菜呢?如果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我强烈推荐你们看,在第二部帕丁顿熊电影里,帕丁顿在监狱厨房中,教会了狱厨长它祖传的柑橘酱制作配方,从而反转了整个监狱犯人的饮食人生。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对于英国饮食的一个写照,在英国人的眼里,茶配吐司加柑橘酱的地位相当于我们中国早餐豆浆大饼油条。 柑橘酱(Marmalade),特指用柑橘类水果的果肉和皮经过烹煮而成的可以保存很久的食品。在我看来,柑橘酱的特色就在于那满满一罐晶莹柑橘皮,浓郁的柑橘油,新香中带着一丝苦味,一改一往甜到发腻的口感,反倒是这一丝苦和满口的柑橘皮给平淡的吐司增添了奇特的口感和回味。 如果你对这不寻常的甜品氛围充满好奇,不如自己动手试试吧!尤其是当你有太多橘子吃不完怕坏了,扔掉觉得可惜,那制作柑橘酱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啦~ 一般的超市里的果酱区域,也会有橘子味儿的销售,但是一般里面没有皮,如果你去看成分表,可能会看见满满的添加剂。我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吃到橘子果酱的时候,奈于才疏学浅,吐槽了当时那瓶几乎堆满了皮看不见酱的果酱罐头,不曾晓,那是我吃过最正宗的柑橘酱了。比较普遍的柑橘酱应该是看上去灌满了60%~80%的皮,我这个食谱做出来呢可以说是柑橘皮密度非常高的,如果你还是喜欢果酱口感的,可以自己减少橘子皮的用量。 在这个柑橘酱制作中所用到的糖的比例需比较考究,需要按照公式计算,但是美国的计量单位在国内很不实用,所以在我参考了很多文献后,我用我那没有数学逻辑的大脑给大家计算出了最容易的计算公式:0.67克糖/1克柑橘酱汁儿。这里的酱汁是在煮过橘子皮后的液体重量,然后所需要的糖的量就是你最后称量出的汁儿重量乘上0.67,就是你要的糖的克数。

亚麻籽燕麦果干曲奇 - 粗纤维营养茶点

亚麻籽燕麦果干曲奇 - 粗纤维营养茶点

2020年04月17日

谁不爱吃饼干啊!?可是一般的黄油曲奇那真的是女生的克星,一口下去,不但内心满足,脂肪也是满足得很呢~想要是曲奇,可是又怕高糖高脂?来来来,赶紧和我学起来吧! 我呢,就是一个十足的甜食爱好者,那可谓是无糖不欢,恨不得一日三餐加夜宵都是甜的。可是,哪能这么让我放纵的吃呢,游泳圈肯定是不允许的好么!所以,就给我自己和大家造了一个福音:亚麻籽燕麦果干曲奇!满满的粗纤维让这款曲奇转型成健康的代言;用红糖代替了白糖也使曲奇本身健康了不少,但是更多的甜味则是来自果干们本身,更纯正自然。相信我,学会这个曲奇,你就有了一个再正当不过的理由去吃曲奇了。(而且粗纤维有利肠道消化蠕动,搭配水和茶点还可以有效治疗便秘哦~这不是科学证明的,是我自己的逻辑推理,不要私自上升) 真的凭良心和你们说,这个曲奇算是点心里的清流,我真的不觉得你还能找到比这个更健康的曲奇了。原食谱是美国品牌Red Mill官网上的,但是糖分太高,做出来的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所以我就自己做了改良,至少给我剪掉了50%的糖分并大大增加了粗纤维的含量。至于里面的果干,你可以自己自由发挥,我喜欢蔓越莓干和葡萄干,所以就放了这两种,你们完全可以放自己的喜欢的果干果铺和坚果。最后要说一下亚麻籽这个东西,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是我保证很多人都知道亚麻这个材质吧~是的,就是同一个东西。亚麻籽是很有营养的一种粗纤维,添加再曲奇中也可以增加口感。 这个食谱可以做22~23个由2盎司冰激淋勺子挖出来的饼干,每一块饼干直径大约5厘米左右。我把食谱配方分成了四个部分,方便大家准备和理解,并不是这个做法有多复杂!真的非常简单!

纯正西方土豆泥 - 是有质地口感的那种

纯正西方土豆泥 - 是有质地口感的那种

2020年04月09日

说到土豆泥,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应该是KFC里的鸡汁儿土豆泥吧~我身边爱吃KFC的小伙伴们,最令他们念念不忘的就是那一小碗带着浓厚汤汁和些许黑胡椒香气的土豆泥了。你以为我要教你怎么做那个黏密的土豆泥么?错!今天我来教你做正宗的西方人口中的土豆泥,mashed potato。 要我说,先入为主这个成语不是白来的。虽然不敢说百分之百,但是很多人第一次听到和吃到土豆泥应该就是那一小碗鸡汁儿黑胡椒土豆泥,也就造就了我们的惯性思维,土豆泥就是长这个样子,这个味道的。我当然也是抱着这个心态去了美国留学。可是,当我在美国餐厅里吃了无数次的正宗土豆泥之后,才知道,原来西方人吃的土豆泥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我们所吃到的KFC里的那种,应该说更适合亚洲人的口味,口感也比较细腻。而正宗你会在国外吃到的土豆泥其实口感上偏干,带质感的。最传统的土豆泥是没有酱料的,但是因为外国人吃主食的时候一定要有酱汁儿,而土豆泥最常见的搭配主食就是鸡肉和牛肉,所以其实是因为他们的肉类一定会配汤汁,然后那个肉一定会盖在或放在土豆泥边上,所以土豆泥就顺带有了汁儿。 我这个方子是他们最基本和传统的土豆泥的做法,你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辅料。什么意思呢,就是在西方,你可以吃到培根洋葱土豆泥、西红柿罗勒土豆泥、三文鱼土豆泥等。真的是没有你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反正这个基底打好了,加什么别的进去都好吃的~ 这个配方做出来的量是以西方正餐中所需要包含的淀粉类占比来算得,可供4人食用。西方中正餐里的淀粉类(也就是米、面、土豆、豆子这类被他们成为主食的东西)大约是整个一餐的1/4,但是这个比例对我们来说可能不一定合适,所以这个量仅供参考,家里人多的就按照我的量,人少的减半就行了。

牛油果奶昔 | 入了坑就无法自拔的神仙牛奶

牛油果奶昔 | 入了坑就无法自拔的神仙牛奶

2020年04月08日

牛油果,又叫鳄梨,是原产于热带美洲的一种极具营养的水果。虽然是一种水果,但是千万不要当水果吃... 这个水果就有点像番茄,放在菜里更加合适。尽管我说了放菜里,但是牛油果基本上都是生吃的,反正我没有看到过煮牛油果的,我也没有试过,如果你大胆的尝试了记得回来告诉我。 比较常见的吃法是切片放在吐司上、切块放在沙拉里、打成泥和其他食材混合后放吐司上等。当然!我们今天要说的是牛油果奶昔~不过在这里申明,牛油果的味道比较特别,喜欢的人会很喜欢,不喜欢的人可能永远不能接受,也有可能像我一样吃着吃着就无法自拔了。我是慢慢爱上牛油果的,但是牛油果牛奶绝对是我喝了一次后就日思夜想的!我第一次喝,是我朋友的爸爸做给我喝的,好喝到我瞬间喝完一整杯都忘了问配方。我后来尝试着自己做,可是一开始比例怎么都不对,由于不知道里面有什么食材,所以怎么做都很难吃。不过,这点小困难是不能阻止我的!问了很多朋友老师和网上搜索,加上自我多次调试,最终配出了以下这个方子。我知道你会觉得就这么简单?!还要忙活这么久?!真的,相信我,这个不是草莓奶昔,芒果奶昔。正是因为牛油果的口味和含脂量,才很难找到合适的糖浆和比例。现在你也可以在国内很多卖鲜榨果汁的地方买到含牛油果的饮品,但是相信我,牛油果的含量很少,水很多。我这个才是货真价实的牛油果奶昔~ 最后说一下枫叶糖浆/枫糖。相信我,枫糖一定是最好的选择!我一开始怎么做都不好喝,试过了白糖、红糖、蜂蜜、糖浆等... 怎么都觉得差一点意思,直到我用了枫糖,希望的曙光就来了!枫糖是由枫树木质部汁液制成的糖浆,外国人吃早饭华夫饼、pancake啥的,就会淋在上面一起吃。枫糖有着高级蜂蜜的颜色,但是没有那么黏稠。某宝上可以买到,原产国是澳大利亚,所以也被成为澳大利亚枫叶糖浆。

根茎类蔬菜沙拉 - 谁说沙拉一定要用绿叶菜

根茎类蔬菜沙拉 - 谁说沙拉一定要用绿叶菜

2020年04月06日

沙拉,在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里还是比较新的,尤其是在南方的饮食习惯里,蔬菜通常都要经过一定的烹调才会被端上餐桌。拿我自己的家来说吧,我在出国留学前从来不吃生的蔬菜,因为家里长辈都给我灌输说:蔬菜不能生吃。当然,容我澄清几点,不是说蔬菜真的不能生吃,而是因为农药的使用在国内还是比较多的,加上有机果蔬成本高,收成较少,顾客量不够多,再加上我们一贯的饮食习惯,才会使得生菜很少被我们国人捧上餐桌。虽然说近些年,随着有更多的国际友人来中国居住,国内也多了很多城市超市和一些国际食品果蔬销售场所。但是!进口的外国沙拉生菜都普遍比较昂贵,有一些生菜的口味也不是我们国人一下子可以接受的,那现在在看这篇食谱的小伙伴们,福音来啦~今天我要教大家用最常见的食材做一道不一样的更贴合我们口味的爽脆健康沙拉! 谁说沙拉一定要用绿叶菜?!沙拉其实就是蔬菜加上酱料,那也就是说,什么都可以成为沙拉的食材。那我们今天用的就是根茎类时蔬(root vegetables)。根茎类时蔬,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所食用的,是长在土里的根茎部分,而非绿叶部分。举些例子:胡萝类的、土豆、番薯、芋头、甜菜根这种就都是。 上面说了沙拉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俩,食材和酱料。那这里我用到的食材就是根茎类蔬菜,然后酱料的话,我这里就做一个最简单的拌酱,citrus vinaigrette, 柑橘沙拉油。这里就不细说沙拉酱和沙拉油,之后会出专篇。然后我这里还搭配了一个腌料,用来腌制我的甜菜头,因为甜菜头的口味比较特殊,不习惯的人吃不惯,所以我的这个腌料可以改善其本身的味道,并提升整体沙拉的口味层次。

梅干菜猪肉饼 - 又薄又脆的那种

梅干菜猪肉饼 - 又薄又脆的那种

2020年04月04日

梅干菜扣肉简直是猪肉烹饪做法里我的最爱;虽然是南方人的我,却对于面食类也深有好感和兴趣。如果你和我一样,那未尝不可试一下这个梅干菜饼~ 这款梅干菜猪肉饼,鲜香薄脆,简单易做,可以在任何餐点的时候吃。我的这个食谱和大部分的类似食谱有些不同,我的这个饼最后的成品非常薄非常脆,内陷儿不是那种多到爆浆,肥的流油的那种。我认为梅干菜本身就富有了非常浓郁的风味和口感,稍微加一些猪肉碎可以提香,猪肉本身的猪油在煎饼的时候会融化散发出浓浓的猪油香。这款饼是偏清淡的一种,比较适合配菜吃,当零食吃。所以如果想要那种葱油饼、肉夹馍那种富有饱腹感的亲,可能这个食谱不是你想要找的哟~ 我的这个食谱里,除了梅干菜,还用到了自己晒干的高丽菜。没有的可以不加,全部用梅干菜就可以。其实这个饼里的馅儿是很随机的,主要的风味是梅干菜和猪肉,所以保证有个50%的梅干菜作为主料,剩下的50%可以加入别的蔬菜都是可以的。建议不要再加一个风味很强的蔬菜,比如香椿这种,不然的话两种独特风味的菜混合在一起不会很好吃。 梅干菜(和其他你想要加的干菜)可以提前一晚泡发。我食谱里写的梅菜量是泡发后的大概重量,干的时候大概是三大把(差不多可以装满星巴克小杯咖啡杯的量)。这个量其实都是比较随意的,多一些少一些都没有关系。 这里我会教到两种不同的包饼的方式,一种是将称分好的面团用擀面杖擀开,然后像包包子一样收口;还有一种是像包汤圆那样直接在面团里挖洞,收口。我会在步骤图里解释两种的区别和为什么我们这里要用到第二种,“汤圆”包发。 最后要说到的是煎饼时的用油。我这里煎饼的时候没有用到油,就是热锅干烙饼,小火慢煎可以使饼非常脆,而且少油的话也相对健康一些。如果想要用油煎饼的话也可以,只是要大一些火和高油温。我个人建议不要用油,因为这样子会使饼的口感过于油腻,凉了之后就会变软,而不用油的方法可以让饼脆的时间更长一些。 这个食谱可以做大约20-25个直径10厘米左右的饼。

乌克兰浓菜汤 | 罗宋汤本尊

乌克兰浓菜汤 | 罗宋汤本尊

2020年03月30日

这道汤品我可得好好说说了,千万别嫌弃我啰嗦。此汤源于乌克兰,后在欧洲深受欢迎,是一道成汤后冷热皆可享用的浓菜汤。而甜菜根/红菜头就是这道汤品的主料,因食材本身成色,所以成品汤为血红/深红色。通常会加入马铃薯、胡萝卜、牛肉块、奶油等一同熬制。也有些地方会以番茄为主料,甜菜为辅料,甚至不加甜菜以番茄汤底而熬制的浓菜汤。 甜菜头浓汤原名为Borsch,大家没有听说过不见怪,但是相比大家一定听说过罗宋汤吧~而这道甜菜浓汤就是这罗宋汤的本尊,所得名是来自英语 ”Russian Soup“的中文音译,罗宋就是Russian,而Russian Borsch是这道汤品的本名。罗宋汤是随着白俄罗斯难民流入上海租借而传入上海的,而因为甜菜头不是南方常见食材,也不适合种植,再加上浓菜汤因加入酸奶油而带有浓厚的酸味而不被上海人喜欢,于是上海人用卷心菜代替了红菜头,因为上海菜偏甜,后又选用了番茄汤底增色增甜,以白砂糖调味,从而有了后来的酸中带甜的罗宋汤。 本博主作为上海人,要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们,罗宋汤在我们心中的地位那可是嘎嘎高啊!别说在我这个95后心里对罗宋汤有多敬重,那在老上海人心中也是把这汤捧得老高了。记得我小时候和家里人第一次去吃西餐,那还是九几年的时候呢,吃西餐可是了不得啊,而那汤品里仅有的两例汤就是奶油蘑菇浓汤和罗宋汤,那也是我第一次喝到罗宋汤的时候。后来,罗宋汤也农家化了,更多的家庭都开始学做罗宋汤,当然每一家都会做出不同的风味,独具特色。 而今天,我们不做那道上海罗宋汤,我们来学做本尊,甜菜头浓汤!第一次吃甜菜头的肯定不会觉得好吃,尤其是南方的朋友们,更是不太习惯。我也是这样子的!初次吃甜菜根的时候简直觉得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味道,但是如果用对的方法和佐料进行烹饪,就会得到一道独具特色的美食。我也不是每一道用红菜头制成的菜都吃,但是这个可以在半小时里搞定的罗宋汤本尊,我不允许你没尝过!

麻酱味沙拉酱 | 告别罐装与传统

麻酱味沙拉酱 | 告别罐装与传统

2020年03月24日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饮食健康,沙拉也就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追捧。如今虽然很多地方都有卖沙拉半成品,各种风味的沙拉酱和各种国外进口的生菜,但是真的是有点贵,想要天天吃这个成本开销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沙拉在流传到国内后,在口味和食材的选用上也有了很多变化,来更加迎合国人的喜好。相信很多人对沙拉还是比较陌生的,况且我相信很多人对吃生的菜还是有些抵触的,毕竟用作沙拉的蔬菜和我们平时炒菜的绿叶菜品种都有些不同。 今天要教大家做的这个沙拉酱是以芝麻酱为基底调和的,毕竟麻酱是大家都非常喜爱的,火锅蘸酱配料啥的处处可见,所以刚接触沙拉的朋友们不妨先试试这个麻酱口味的沙拉酱。在西方,生芝麻酱被成为Tahini,在西亚是属于非常重要的食材,Tahini Dressing,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做的这个芝麻酱沙拉酱也很容易被西方人接受和喜爱。 沙拉酱的做法各式各样,不同的基底走出来的稀稠度也不同,这个食谱对于新手(不管是沙拉新人还是做饭新人)来说都是一个非常简单上手上头的!做这个沙拉酱只要保证家里有芝麻酱,水,柠檬,盐和筷子就可以做!我食谱里的其他食材愿意买就买,加了可以增添口味的层次,不加也完全没有问题,就是很纯粹的麻酱沙拉酱。这个食谱是我根据我多次尝试得到的一个我比较喜欢的口味,层次也比较丰富,带有一点辣味和冲味。材料里那些比较特殊的食材,大家可以某宝搜一下都可以买到,都是西方可以说是家家必备的调料,当然也可以用相同的替换,总之,不需要特别在意,随性一些就好!

土凤梨酥真材实料入口酥

土凤梨酥真材实料入口酥

2020年03月19日

凤梨酥绝对是我小时候最爱的酥点,尤其是台湾当地的土凤梨酥,那绝对是下午茶必备差点!不过大多的凤梨酥里只有部分凤梨肉,剩下的都是冬瓜,因为成本嘛~但是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纯凤梨的凤梨酥。 这个配方是我测试了无数次后得出的我觉得最接近我在台湾吃的微热山丘的土凤梨酥(我个人非常推荐微热山丘的凤梨酥,和一般的凤梨酥不一样,形状不是那种传统的正方形,是那种长砖形的,然后是甜中带酸,有浓浓的凤梨味道。我没有注意它们的菠萝含量,但是真心推荐!),但是学会我这个方子的凤梨酥后,你也不需要买啦~自己做就可以了!! 这个方子大约可以做8个标准方形尺寸的凤梨酥,一般的菠萝半个刚好,另外半个自己可以吃~也可以就用一个菠萝,差不多刚好就是下面食谱翻1倍的量。我这边买到的菠萝,一个去皮后大概950~1000 克左右,所有差不多就是做两倍的食谱就可以了。这里之所以出半个菠萝的量,是因为对于新手来说,可能会有失误的地方,做半个的话,成功了就最好,你就掌握了凤梨酥做法,但是如果出现问题了,你还有一次根据错误改进的机会,也不至于浪费太多材料~这里我强烈建议测量馅儿和皮的重量的时候,精准一些,因为我每次做如果不精准就一定会差一个,反正每次如果很准确的称重,我能保证半个450克凤梨肉可以做8个凤梨酥。 会有人问为什么要用一半低筋粉一半高筋粉,而不是直接用中筋粉?我不能给一个非常准确的解释,但是我来说说我所了解的原因:一开始我肯定也是参照很多别人的不同的方子,大家都是这样子做的。后来我问了我一个学烘培的朋友,因为我也是同样的疑惑,也觉得每次量两种面粉很麻烦,而且这两种面粉也不好买,尤其是低筋粉。我朋友给我的回答是说,不同的面粉里面的筋度不同,有不同的作用。高筋面粉的筋度高,成品会在质地上比较有结构;低筋粉适合做蛋糕,因为筋度低,成品质地蓬松;中筋粉虽然叫中筋粉,但是不完全具备中和的成品效果。所以混合粉是为了有两种不同的作用。差不多就是这样子吧~再深入我也不懂,毕竟不是专业的烘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