鳅模样丑,许多孩子们都不爱食,甚至见到活蹦乱钻的泥鳅会生出恐惧心理,错把泥鳅当蛇了。我小时候一度分不清大泥鳅和小黄鳝,它们在我眼里就是蛇,好似白娘子在法海眼里就是一妖,妖当然让人胆寒。这种对泥鳅的怯懦心直到现在尚有些许残存,在菜市里若瞧着泥鳅摊,我多数时候仍会绕道走过。
泥鳅属鱼类,却不在水里生活,而是生活在水田、湖泊、池塘底部的淤泥表层中,所谓“泥鳅”该由些而来。有首儿歌《捉泥鳅》,曲调轻松欢快,像在宣唱捉泥鳅是件简单又浪漫的事,小孩子家伸伸手便能搞定。其实不然,潜在泥底的泥鳅身子滑溜加上身手灵活,非常难捕捉到,而且捕捉起来很辛苦,泥鳅有个特性,白天钻入水底腐泥中,晚上出来觅食,捉泥鳅于是要选择晚上。七八月的乡间夜晚,出来活动的还有蛇,那些为捉泥鳅被蛇咬的大有人在。艺术来源生活,却远远不能代表真实的生活,生活永远比艺术复杂更具风险。随着泥鳅养殖业的发展,半夜捉泥鳅的人减少了,但野生泥鳅的价格也随之上涨。
泥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只要土壤中稍有湿气,稍有少量水分,就能维持生命。科谱资料上写:当气温零下5℃度时,泥鳅钻入泥中越冬;当气温高于30℃时,泥鳅潜入泥中度夏。可见这泥鳅是个善于见风转舵的主儿,在与环境的对抗中,它懂得如何规避那些对自己不利的因素,潇洒地退隐,在蜇伏中重塑自己,体态弱小的泥鳅原是很性灵的生物。而我们,一生中十有八九都不能逃脱舍与得的纠结,有些错,明知故犯;有些对,明知也放弃。
很想像泥鳅那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