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柠檬红茶,教你告别一个人的兵荒马乱

清新柠檬红茶,教你告别一个人的兵荒马乱

2017年05月27日

那天,学着朋友们在微信好友里清理已经删除的朋友,开始,觉得轻松。 可是,看到有些以前很熟悉的朋友的头像,内心还是有些许的失落。 是么,人和人的关系,不能勉强。 任何人之间,朋友和爱情,哪个可以走的更远,这个问题,谁能告诉我? 不过,我告诉你,风流浪子的感受。年轻时,旅行,去过很多地方,发生很多故事,到头来,真的是梦一场。 唯有文字可以记载。 也曾有过大学时纯纯的爱恋,牵手走过自习室后花园的樱花小道,送她到寝室门口。 临别时依依不舍的看她上楼,她却在门口转身,跑过来在脸上亲一口,便飞一般的跑上楼。 也曾在夜半的成都,落魄的青年旅社,和老板娘开车开到二环路。 汽油烧完,车子抛锚,害我打车去加油站拿了油桶,救援她,也是救赎两个孤单的灵魂。 原来,我们年轻时,甘愿被一个喜欢的女孩折磨,狼狈而快乐,不生气,只是憨笑,仿佛在韩剧里。 写文字,想治愈太多孤寂的人心,可到最后,却发现最难治愈的,却是自己。 人开始变的怀旧,不愿意轻易的改变,就像喝惯了一杯柠檬红茶,即使很长一段时间不喝,再尝试了各种奶茶,咖啡,热可可之后,也许你已经忘记了它的存在。 可当有一天,你不经意之间看到角落的红茶,开火,熬煮,空气中瞬间弥漫着浓浓的红茶香气。 你只需品上一口,就会发现,原来,你最爱的,依然是熟悉的味道。

缤纷樱桃派,是这个夏天最甜蜜的想念。

缤纷樱桃派,是这个夏天最甜蜜的想念。

2017年05月26日

五月的末尾,去了一趟北京,见了故友,江湖酒肉,喝到午夜时分,依旧没有尽兴。 老张说不喜欢北京,这个城市会把大部分人的梦想一点点揉碎了,烂在心里。 我说,自从你留在北京,写出的文字,总是有着淡淡的忧伤,几分书卷气里,透着人生的感悟,挺好。 他只是摇头不语,继续喝酒,我看的到他的落寞,那个年轻时神采飞扬的张少,如今在一家大企业,拿着不错的待遇,却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远。 那年,离开北京就好象告别恋人。那种内隐的痛楚后,选择忘记一个城市。 可是,五六年过去,每当加班到深夜,想起那段在北京加班的时光,也会寂寞。 关于爱情最难过的话是,我宁愿从来没有遇到过你。 关于一个城市,最难过的话是,我宁愿没在这里度过青春。 此刻,只身一人在北京,淹没在地铁的人海里,淹没在安妮宝贝形容的城市:只不过是物是人非的看开后的欢喜里,忽然幸福。 忽然想起那段京城午后的岁月,和朋友们在苏家坨的果树园,看满树的樱桃,边吃边摘,完全停不下来。 直到傍晚,夕阳把每个人的影子拉的细长,每个人都是满满的一大篮子。 入夜,在郊外的烧烤摊,撸串喝啤酒,是肆意飞扬的青春。 不知道什么是累,感觉年轻,就是不停的折腾与被折腾。 然后,趁着樱桃没有变坏前,泡上樱桃酒,熬成樱桃果酱,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留下它。 若是青春也可以封存在一罐高粱酒里,越老越醇香,该多好啊。

我的心是油炸的蚕豆

我的心是油炸的蚕豆

2017年05月24日

前几日,端午放假,天气闷热到完全不想出门,电视里点播页面翻了几十页,依旧没有找到想看的电视,于是,随便点了一集《东京爱情故事》。 剧情正演到莉香爱完治深切,终不能得,所以去完子北海道的乡村小学,在一棵树上刻下:我爱完治。 忽然想起自己读小学的乡下,如今已是高楼耸立,一点没有当年的模样。 那时候的学校教学楼前面,有一棵特别大的树,用圆形的花坛保护起来,夏天课外活动的时候,小伙伴们三五成群的在花坛上吃零食,聊天。 斑驳的树影里,也依稀看的到不知哪个调皮的小伙伴刻下的恶作剧的话语。 立夏过后,真正的夏天就到了。我出生在严冬,却酷爱夏天。 我喜欢在夏天的池塘戴着草帽,和小伙伴们用竹竿自制的鱼竿钓鱼。一个暑假晒的黝黑。 我喜欢听苹果园的农夫说,果园里有蛇,还故意和小伙伴从树枝做的围墙里钻进去,吓唬自己一跳,浑身抖索跑出来,边跑边叫:有蛇有蛇。 还喜欢路过一片西瓜地,看着地里竖的牌子上写着:有农药,吃死了不管。一边走一边嘲笑写这牌子的主人。 喜欢回到家,在自家的小院,瓜棚下的石桌上,画一个棋盘,和哥哥弟弟们下棋,玩耍。 母亲从亲戚家拿回来一篮从未见过的菜,我惊讶还有这么大的毛豆,一定是给巨人吃的。 母亲却笑着说:这是蚕豆。于是让我去菜园里拔几棵新鲜的小葱。小火熬了葱油,炒一大盘葱油蚕豆,软软糯糯的,伴着葱油的香味。饭还没做好,就被当零食吃去了一大半。 那是盛夏最新鲜的记忆,新鲜采摘的每一个番茄,每一根黄瓜,还有每一捧豆子,透出来的,都是生命的色彩. 也只有经历过亲手采摘,又简单烹制的过程,才知道,这美味,有多值得珍惜。

苦瓜不苦,让你这个夏季“苦”中享瘦。

苦瓜不苦,让你这个夏季“苦”中享瘦。

2017年05月21日

端午节,在依依姐的茶坊,喝茶,聊天,像是在鼓浪屿某个小路拐角的书店。 大大的书架,除了茶,全是书。浮生偷闲,午后巴黎。 傍晚时分,煮粽子的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依依姐是福建人,粽子里带着一股浓浓的肉香。 可惜呀,记忆里,从小吃到大的粽子都是蜜枣做的,完全吃不得一口肉粽。 我蛮喜欢端午时分的夏天,任何地方的夏天我都迷恋。 以前在乡下的家,有菜地,照看那些西红柿,黄瓜,茄子。苦瓜的瓜藤长满整个院落。在瓜棚下的石桌上写暑假作业。是那时痛苦,此时美好的回忆。 夏天,还可以去村口的池塘钓鱼,细小的别针,用钳子夹断一边,弯成鱼钩,串上地里挖出来的小蚯蚓,下去,就是条鱼。 母亲把没有吃完的粽子切成片,用簸箕晾在院里晒干,傍晚,煮一锅红豆粥,放上几片粽子,软软糯糯的。 然后,从菜园子里摘几个新鲜的西红柿,切块,撒了白糖,吃在嘴里,满口的甜香,就连碗里的番茄汁也喝的精干。 大人们则喜欢在藤架上摘几根新鲜的苦瓜,去瓤,用水焯的翠绿,可我却忌惮这苦瓜的名字,任由大人们怎么劝说,也丝毫不愿意尝上一口。 那个郊外小院的夏天,草帽,凉鞋,泛着油光的小板凳,还有那院中的一方瓜棚,像一幅画,印在脑海,而那个年代,人比单纯还要幸福。 那碗翠绿的苦瓜,到现在,依旧没有勇气吃上一口。 也许不是没有勇气尝试,只是,不想忘记那个夏天,和那段童年。 生怕吃了一口,那段时光,便再也无法留下。

古法枧水苏木粽,晶莹的糯米中间一点殷红。

古法枧水苏木粽,晶莹的糯米中间一点殷红。

2017年05月19日

我的家乡,在岭南的一个小镇,道滘。 自古以来,家乡就流传着一种古老的粽子,苏木枧水粽。 金黄透明的粽身里,隐隐透出一抹殷红,就像胸口跳动的,那颗思乡的心。 每逢五月端午,春日绿叶,山园屋町,青苔小路,石塀台阶。 村里每家每户的门楣上都挂着菖蒲,插着艾叶。 外婆粽会早早的开始准备粽子。 在院子里生上炉子,将晾晒好的黄豆杆烧成灰,洗干净采摘的一些艾叶,放进锅里用井水小火煮,煮开后倒入豆杆灰。 然后,在木桶上蒙一层纱布,水慢慢渗透下来,如此反复几次,枧水就制作好了。淡淡的金黄色,清亮见底。 糯米淘净洗好,倒入做好的枧水,在小院的树下,泡上一整夜,直到雪白的糯米变得微微发黄。 初夏的小镇,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 清晨起床,外婆已经带着刚刚采摘的箬叶回来了, 泡好的糯米晾干,装入一个大瓷碗, 一张小桌,一把椅子,在细雨的屋檐下,开始包粽子。 箬叶轻轻一卷,便成了一个小漏斗,一勺糯米,中间插入一根火柴大小的苏木,水草捆扎。 一颗小小的苏木粽就包好了,小巧如菱角,青玉色的箬叶包裹,。 出门上学时,粽子已经下锅。 中午放学回家,才刚走进院子,一股粽香便扑面而来。 总是迫不及待的打开锅盖,一个个粽子在水里翻滚,雾气腾腾,清香扑鼻,沁入心里。 解开系绳,顺着箬叶掰开,滑溜溜的菊黄粽身上,隐约透出一点朱砂红。 外婆总会用筷子夹开粽子,挑出里面的苏木,在粽子上留下一线殷红的印记。 咬一口甜糯糯的粽子,糯米的清香在舌尖上弥漫开来, 这清香,弯弯绕绕,在江南水乡的烟雨下,成了我对粽子,最深的记忆。 端午的晚上,外婆也总会用炙烤过得干枯艾叶,在每个房间挥舞一遍,镂刻花纹的床,纱帐里面,满满的艾草香气。 雨后的小院,搬几把竹椅,大人们聊着天,天南地北。 孩子们早就坐不住了,在筷子上串了几个粽子,大家就追的鸡飞狗跑出去了。 回忆,总是这么的温情流淌。 而传统的苏木粽,却很难再看到了。 今天,在这个北方的城市,即使没有条件再完全的按照古老的方法制作, 我也仍希望,用家乡最美的粽子,赠与我身边最最要好的朋友。 古老的苏木粽,一枝红木,淡黄粽身,愿,一直被人所爱。

一碗肉沫炒芹菜,吃出整个夏天的爽脆与清凉。

一碗肉沫炒芹菜,吃出整个夏天的爽脆与清凉。

2017年05月07日

看天气预报,全国范围内的大升温,好像是要把整个城市变成巨大的烤炉,气温直逼40度。 朋友从厦门发来照片,各色的花朵依旧开的鲜艳,海风夹在着热浪,告诉我,原来,再文艺的城市,也依旧躲不过这夏的闷燥。 出门,太阳烤的人睁不开眼睛,我想,是时候节约日常开支,好攒钱飞江南,与莫干山竹林开小茶馆的中年大哥聊聊天,回忆一下他在西北做知青的悲惨往事。 买半斤绿茶,顺便蹭一碗他做的笋干炒饭,还有溪水边刚刚采来的水芹菜,配上肉沫,鲜亮爽脆,一口饭,一口菜,一口茶。 或在绍兴小镇,吃一碗臭豆干,一盘茴香豆。 在市井街头买几件小店的T恤,收口的九分裤。店里的阿姨对人太好,亲自为我扁好裤脚,手把手的教我怎么才能扁的好看。 好喜欢江南的本地人,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大约是上学时爱上一个南方女子,娇小可爱,说话总是轻声细语。 她如浮云,却永留心间,阳光下,永远笑的那么灿烂。那时候,怎能不疼她。 宁愿把每只虾剥剥好,递她嘴里,和哥们儿一起去北方的饭馆吃肉,看她肯骨头,大口大口,好香,高度的牛栏山,再来一杯。 年轻时,有个女人欢喜你,怎懂得珍惜? 直到有一天,在某个时间和地点,再次想起。只后悔当时疼她不够,如若现在,会什么都依她,为她擦去嘴角的猪油。 要总对她说:好的呀。

立夏,来碗豌豆饭,开始我们的盛夏时节吧。

立夏,来碗豌豆饭,开始我们的盛夏时节吧。

2017年04月30日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 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春从花上去,去得匆匆,风过竹间清,过得轻盈,说的都是春韵。 春去,即便是挽不住的余韵,依旧取一瓢山泉,煮了明前新采的绿茶,在竹林深处,听风,看雨。 而等到绿荫遮了这天光,几束光阴洒下,日子过得懒懒,午睡沉得熏熏,叫人宁愿长醉不醒,则是夏了。 诗说,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想来,这石榴花远比人来的长情,。 那竹间的赏花之人,想必,多半正忙着为立夏准备时新应节的吃食,这天多半吃的是豌豆饭。 儿时,记忆中的夏天,是从一碗母亲亲手做的豌豆糯米饭开始的,豌豆的鲜香,米饭的软糯,至今还记忆犹新。 夏半,煮一锅盐水毛豆,是父亲最爱的下酒菜。 趁着夏夜,在小院里支起桌椅,凉风习习,蝉鸣虫叫,听父亲讲年轻时的故事,母亲端了用井水冰好的西瓜,是透心的凉。 然而,又逢立夏,早已没有了当年对于节气的期待,钢筋水泥,车水马龙的都市,立夏,也只是初夏薰风瑟瑟的普通一日。 在高层的窗前,吃一碗豌豆饭,也只关乎夏趣,和晚风与小院再无关系。 圆圆的糯米用水浸泡,吸满了水分,胖胖的身子微微涨开,与翠绿的豌豆在一起,显得格外的清新。 香菇,咸肉,胡萝卜切丁,一粒粒,彩色的蔬菜丁,在锅中翻滚,包裹上油分,晶莹发亮,跳动着,滋滋作响。 小时候乡间最平实的黄泥灶,柴禾累累,慢火细细地煨,软炊出一锅如牙细米最为完美。 而现代都市,即便是野寺的僧侣,柴灶炊烟的景象也再寻不得,更何况寻常人家。 米饭入锅,按了电子按钮,坐等报时器滴滴作响,一锅豌豆饭就已做好。 开锅时,蒸汽袅袅而上,伴随着迷人的香气,饭香肉香蔬香缠绵作一处,光润的白米饭乱点着浅碧的绿豆,各种蔬菜丁花红柳绿,比朱樱绿笋俗一些,也更香更具烟火气,是寻常百姓家里的最寻常夏日的一碗豌豆饭。 如今,这立夏的晚风带着回忆年年有,岁岁如昔,风光再丽,烟波再好,也终不惧以后没有,这些风光,这些欢喜都太寻常。 而吃的人往往也只是尝一尝鲜,罢了轻赞一句,‘嗯,立夏的豌豆饭,和往年一样。’ 和往年一样,风味最寻常,味也最长。

法式奶香片

法式奶香片

2017年04月24日

立夏前,下了春天最后一场雨,看了春天最后一场电影《喜欢你》。 末了,听陈绮贞浅浅的唱着:世界上,七千个地方,我们定居哪儿,告诉我,答案是什么? 每次听陈绮贞,就好比纯净的天空飘过雪白的云朵,风吹过树梢。高耸的树遮蔽有坡道的路,时光,寂寞美好。 好久没有去江南,像歌里唱的,这里的雨季,只有两天,这里的夜晚,有两三年。 在鲁迅笔下的鲁镇街边要一个绍兴臭豆腐,咬了吃,四顾,小桥流水,叫卖的新民晚报。 每个早晨,穿了运动衣,从小桥尽头的旅社偏门出来跑步,跑过菜市场,和听不懂的绍兴话大妈,讨价还价买些许青菜。 然后,慢慢走到市井人群的深处停下,买一瓶矿泉水,点一支香烟,知道吗?这里的日子很慢很慢。 算一算,时光过去,已经好几年。 依稀记得,那家客栈的老板,光头大汉,浓密的胡须,脖子里挂着几串盘的发亮的佛珠,一袭长衫坐在客栈的小院喝茶,蓦然看到我:晚上一起喝酒,不醉不归啊。 我说:好。 这是在雨季,住过最有好感的旅舍,绍兴破旧的小镇,也想艳遇从这里开始,却未有美好的遇见。 只是,有故事,有酒,也足够。 从天边染上红霞,喝到夜半蝉叫虫鸣。 第二天早晨醒来,感叹,这里,实在是太小,小到不忍心一次逛完。 没有大城市精致的面包牛奶,早晨,用隔夜的馒头切片,沾了鸡蛋和牛奶,在烤箱里慢慢烘烤,直到表面变的金黄. 抓一把白糖,豪迈的撒上去,听砂糖散落油纸沙沙的声音,像极了江南的雨声。 我想,大概所有的江南都雷同吧,不同的,是心境。就像电影里周冬雨对金城武说的那句: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没办法达到你的高度,怎么办? 只是,你在江南,也是一个人的孤单吗? 如果孤单,那就是雷同。

奶奶做的蒸槐花,对我来说是人间的无上美味。

奶奶做的蒸槐花,对我来说是人间的无上美味。

2017年04月20日

我生活在铁路大院,打小由奶奶抚养长大。 每逢五月槐花开,大院铁道旁就开满了槐花,风吹过,空气中总是飘着一股淡淡的槐花香。 奶奶便拎一根长竹竿,我擓着一个小篮子跟在身后,和她一起去钩槐花。 傍晚回到家,我总是搬个小凳子,坐在她旁边,和她一起捡槐花,洗槐花。 等槐花蒸熟,奶奶掀开锅盖的瞬间,蒸汽弥漫了整个屋子,满wo满的槐花香气,至今难忘。 蒸槐花,不仅仅填饱了我的胃,它和夏夜里奶奶摇着蒲扇为我驱蚊降暑的画面,一同成为了我儿时的美好记忆。 后来离家上学,工作,很少能回家看看她。每年和奶奶相处的时光,也只有过年的那几天。 而仅有的那几天也没能好好地陪陪她,都消磨在和家乡朋友的聚会里。 每次离家远行,她都踮着脚尖趴在窗台,看着我离开。 她擦拭着脸颊上的泪水,而那泪水也流淌在我的心里。 我不善表达,但多想告诉她,奶奶您一定要等我,等我学业有成,等我挣多些钱,好好报答您。 但终究她还是没有等我,她走了... 再也没有人为我摇蒲扇,为我做唇齿留香的蒸槐花了。 美好的事物往往转瞬即逝,但一旦再次想起,它能让人忘记整个世界,奋不顾身的只想回到那一刻。 我无尽想念那样的一个下午,一个手拎长竹竿的老人,身后跟着一个擓着小篮的孩子,两个人走在如同彩色蜡笔那样美丽的阳光里。 篮子里新鲜至极的槐花,承载着我对奶奶的想念。

深夜咖啡奶冻,可不可以换你一个故事?

深夜咖啡奶冻,可不可以换你一个故事?

2017年04月17日

入夜,最爱的季节,窗外街道上闪烁的灯光,大簇大簇的樱花开的粉嫩,空气中弥漫着浪漫的味道,暧昧却又略带孤寂。 习惯了加班到深夜的生活,伴随着这城市的夜色,戴着耳机,伏案桌前,一首歌,一本书,一杯咖啡足以。 一首歌,在深夜安静的耳机里听,别有感觉。一本书,在睡前的被窝里看,别有滋味。 一杯咖啡,早上清苦,午后香浓,夜半,当窗外城市的灯火渐渐熄灭,伴着屋内暖黄的灯光,才是尽情肆意享受的自由时光。 此时,很想冲一杯咖啡,随着音乐,摇晃身体,仿佛化作一枚乐符,演奏属于自己的那一只曲。 而这深夜喝的咖啡,一定是低因咖啡,既有咖啡的味道,又能在想要休息的时候,安然睡去。 我自认是咖啡迷,每一个爱喝咖啡的人,喝咖啡一定不是为了保持清醒,而是单纯的喜欢咖啡的味道。也许正是有了低因咖啡的出现,让我们在深夜,依然能肆意畅享这夜的香浓。 一个人在厨房拿小锅子慢慢地炖着牛奶,加上奶油与咖啡,做成咖啡奶冻,放入冰箱。 开了一小半的窗户,外面是小小的花园,各色的蔷薇,在夜色中静静开放。 工作了一天的疲惫在一杯咖啡后,仿佛早已散去。似乎逐渐找到了让自己独处的方式。 一个人,看一部小文艺的电影《三十六个故事》,女主桂纶镁开着属于自己的咖啡馆,有好喝的咖啡喝甜点,可以把整个人都陷进去的沙发,舒心的音乐和清澈的阳光。 然后,时光,仿佛就这样缓慢下来,女生路过,男生放下手中的书,转过头,对她微笑。 电影看完,夜也已经深到安静。 在冰箱里拿出做好的咖啡奶冻,淋上喜欢的巧克力酱,再撒上一把巧克力豆,巧克力的香浓,咖啡和牛奶的丝滑,在这一刻,完美融合。 若此时,手头盒子里刚好有喜欢口味的胶囊咖啡,煮上两杯,一杯淋在奶冻上,撒上几颗棉花糖,看着棉花糖在热咖啡里慢慢融化,冰凉的奶冻遇上醇热的浓缩咖啡,一半是冰川,一半是火焰。 在这样的夜里,还有什么比巧克力热咖啡,冰凉奶冻来的更动人。 这也许就是面对人生,最简单、用心、追求极致的生活哲学。 用心生活、用心工作,每一天都竭尽全力。哪怕深夜泡一杯浓缩咖啡,做一份简单的咖啡奶冻,都值得被郑重其事地对待,享受其中。 学会宠爱自己、学会享受生活,用力所能及的财力、物力打造最精致的生活。 就像夜深闲暇时,做一份美味的小甜品,精美的摆盘,使人心情愉悦。冲一杯胶囊咖啡,按钮按下的一瞬间,咖啡的香气便弥漫整个房间,让人在香浓的

蓝莓冰淇淋煎法棍

蓝莓冰淇淋煎法棍

2017年04月17日

初夏的周末,虽然繁忙,可还是抽空出了一趟门,到山里去,喝了一碗热茶。 一早出发,中巴车颠簸了六七个小时,到达山村的时候,已是下午,企业家们带着书包,书和零食,来看望这里的孩子们。 关于慈善,不管是企业家,还是上班族,都值得尊敬,不必多说,因为本也就是一件默默无闻的付出。 到旅馆时,已是深夜,天空布满星星,缺少了城市的灯火,却也忽然开始享受这样的夜色。 平日里领导千百员工的企业家,此时,也抵不过一碗热面条的幸福。 忽然想,男人在外面拼搏,忙碌奔波到最后,需要的是什么? 是一天疲惫后,稍微烫一点的热水,泡个脚,足以,洗去铅华。 这时候,退去名字后面的“总,董”,享受一个普通人家的幸福。 早晨,市井街头,坐在路边,吃上一碗滑肉汤,两根油条,和老板熟络的聊几句闲天。 因为公务,去过很多城市,快捷酒店,火锅与酒席。 此刻,却对于这个陌生的小镇,有了年少时的好奇。 山里乡下,正是满树花开,茶香四溢的季节。 打从心底里喜欢这里古朴的砖瓦房,有碗葱花热面条的院子。 只是啊,只是。当深夜赶回繁华的都市,看着立交桥下车水马龙的街道,霓虹闪烁。 一觉醒来,迷迷糊糊之中,法棍切片,黄油煎的金黄,配上一杯热牛奶。 然后看一眼窗外鳞次栉比的大楼,依旧是你无法改变的生活。

谷雨时节最宜吃的鲫鱼冬瓜汤

谷雨时节最宜吃的鲫鱼冬瓜汤

2017年04月12日

今日谷雨,时至暮春。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源自“雨生百谷”之说。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寒潮天气随之而逝,天地更是换新色,雨生百谷。固有:谷雨毋须添国色,江南上巳杜鹃看。 谷雨后气温回升加快,雨量增多。此时池塘里的浮萍开始生长,正所谓“一年之季在于春”,给人一种万物生长,蒸蒸日上的美好感觉。 谷雨时节,应多吃健脾胃去湿食物,如茯苓、鲫鱼、冬瓜、薏米等。 而从清明到谷雨的这几日,便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你再也找不到比这短短十几天更有风情的时光。 窗外的樱花一簇簇开的正盛,桃花,梨花,满园的油菜花,还有院角偷偷盛开的满树蔷薇。 小时候,每到四月谷雨前后,天空便下起毛毛细雨,总会有个大叔推着自行车,后座带两个大竹筐,里面是新鲜采摘的樱桃和桑葚。 每到这时,总是和母亲嚷着要吃樱桃。母亲拿个铝制的小盆,买上一盆。用净水洗净,满满一盆的姹紫嫣红。 樱桃的酸甜,桑葚的浓郁,是我对谷雨时节最深的记忆。樱桃小小一颗,红红粉粉的。桑葚却黑的发亮。 每次吃完,手指和舌头都被染成了紫色,一不小心,还会把汁水弄到衣服上,免不了挨一顿骂。 村口池塘的鱼苗刚刚下水,小伙伴们便偷偷捉了回来,养在洗好的罐头瓶里,却每次都养不了几天,有时隔了一夜,便都不见了,以为死了,化在了水里,难过好几天。 后来才知道,都是父亲不忍它们死去,趁着夜晚偷偷放回河里。 小时候顽皮,初夏的傍晚,放学后不回家,在田野上和小伙伴们疯跑的玩耍。 直到夕阳西下,漫天染红了晚霞,我们躺在绿油油的麦田,压出一片人形。晚风吹来,吹散了孩子们爽朗的笑声。 直到听到奶奶在路口叫我的名字,才赶紧拍拍身上的尘土,跑着回家。 就这么顺着村里的小路一直跑,路过了谁家窗里传来“滋啦”的一声,伴随着菜的香味和油烟从窗口飘出来,我便知道,母亲也一定做好了饭,等我回家。 到家后,又免不了被奶奶数落几句,招呼着换下脏衣服,洗手吃饭。 鲫鱼汤里,炖上晶莹剔透的冬瓜,偶尔会撒几个小虾米。现在想来,那香浓的一口,仍是童年谷雨时节最香浓的美味。 谷雨,是一场春季的告别礼,春愈远,而夏未至。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那么,用一碗鲫鱼冬瓜汤,和这个春天告别吧。

翡翠虾仁炒芦笋

翡翠虾仁炒芦笋

2017年04月12日

老张可怜,昨日打电话,和90后的小女友分手,悲痛欲绝。而我早已习惯。 用他的话说,每年4月,都是他的水逆,因为他每年4月都注定要了断一份感情,不是人家了断他,就是他自己了断自己。 他在电话那头大声的喊着:哥们儿又恢复单身,可以继续躁起来了,小酒赶紧约起来吧。 我笑着挂了他电话,因为我知道,过不了几天,他就会说:哥们坠入爱河了,哥们这辈子就是她了。 单身,远没有想象的那般美好。有时候追求一个人,爱一个人,也不算,真正的单身,是没有目标爱人的人。 每个人在一段盲目的爱情里,都会成为爱的俘虏,你我又何尝不是。 爱的俘虏,没有尊严,且是不自由。就像第一眼在内蒙草原见到她,就自愿成为广阔草原的俘虏。 从此,你甚至不能爱上其他地方,因为这片土地会嫉妒你爱的其他。 分手时,撕心裂肺的痛,删除一切和她有关的东西,从此天涯陌路,老死不相往来。 爱情没有中间,不爱就是恨。 我告诉他:疗伤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场长途旅行,走在四月细雨绵绵的江南小镇,在宁静的弄堂,湿漉漉的青石台阶,遇见另一个游走的灵魂。 迎面而坐,点几个小菜,春天新鲜采摘的芦笋炒虾仁,香椿配上鸡蛋,满满的都是春意。 遇见那个对的人,其实无需过多的言语,对就是对,没有理由,也说不出原因。 紧紧拥抱,泪流满面,等你千年,你才幡然悔悟,为何,今朝才来。 因为她懂得,一个历经浮华的灵魂,是男人沧桑的美。所以,千般温柔,万般宠爱,只为一个有故事的人。 而我却想说:这种事,只存在于文字里, 想想就好。

春分,一份蔬菜卷饼,方可不负这十里春光。

春分,一份蔬菜卷饼,方可不负这十里春光。

2017年04月05日

乾坤平分昼夜,卻是燕子来时。水边新绿野草,陌上粲然花枝。” 春分,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 农谚有云: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那么,就从今天起,让我们更加阳光地面对生活,告别感伤,方可不负这十里春光。 印象最深的,便是小学时候的晨读,稚嫩的声音,整齐的朗诵着: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天的田野里,油菜花开的正盛,奶奶总会挖一篮野菜,一半凉拌,一半和面粉混合均匀,上锅蒸熟,拌上蒜泥,一口下去,满满的都是春天的气息。 伙伴们放学回来,在小院的石桌上立鸡蛋,奶奶也总会念起一句农村里的俗语:“春分到,蛋儿俏。”然后,笑呵呵的看着我们玩。 小院里,树木发芽,鸡狗也开始活跃起来,小伙伴们玩累了,便把棉袄脱了,堆在门厅的长椅上,春暖花开的日子,天气也渐渐暖和起来,但奶奶总是不让我们把棉衣一次脱掉。 有句老话:“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说的就是“春捂”了。 由于春分这天正好昼夜平分,阴阳各半,此时的节气特点是阴阳平衡,故养生也要顺应此时的节气特点,要讲求“平和”,以和为贵,以平为期。 春捂主要是对首、足两头保暖,这样可以免受感冒、呼吸道炎症、关节炎等疾病的侵害; 春捂还讲究“上薄下厚”,因为心脏在上身,所以下肢的血液循环比上半部分差,裤子要穿厚一点。 春分也是各种植物萌生嫩芽的大好时节,食用豆芽、蒜苗、豆苗、莴苣都正当季。各地也都有吃春饼的习俗。 将有颜色的蔬菜,瓜果打成汁,和了面粉,摊成小饼,打上一个鸡蛋,撒上芝麻。土豆,豆芽,胡萝卜,再加上几颗春笋,大火爆香,卷在刚刚烙好的饼里。 感觉像是一口吃下了整个春天。

春是一碗榆钱饭,一树榆钱满院香。

春是一碗榆钱饭,一树榆钱满院香。

2017年04月04日

“我自幼常吃榆钱饭,现在却很难得了。”这是小时候课文《榆钱饭》里的一句话。 那时候的我们,春天总会吃到家里做的榆钱饭,窝窝头,读课文的时候,也深有体会。 现在的课本里,想必早就没有这篇课文,也许是因为离现在的生活太过遥远,很多孩子也都不知道榆树,榆钱是什么了。 童年时,村里时不时的都能看到几棵老榆树,春天,就会长出嫩绿的榆钱,出去玩耍的时候,总会顺手摘上一枝榆树条,一手撸下榆钱,塞进嘴里,满口的清甜。 和槐花一样,是小时候顺手就能摘下的美食。 放学回家,奶奶有时会拿个篮子,让我去外面撸一篮子榆钱回来,洗净,蒸成榆钱饭,也会做成窝窝头,吃上好几天,尝一口永远不忘它。 清明回家,今年的榆钱与往年不同,长得特别旺盛,一串串垂挂枝头翠色欲滴。 摘一串拿在手中,细细观赏一番,再摘两片放到嘴里仔细品味,满口清香而又透着微甜。 顺手摘了一小袋回来,洗净,掺了面粉,上锅蒸熟,锅盖掀开的刹那,春的气息铺面而来。这熟悉的味道,有多少年没有品尝过了? 用蒜汁和酱油醋调成的调料,滴上几滴农家香油,沾着吃,或是索性豪迈的拌进碗里,吃的就是一个过瘾。还是那样的爽口,还是那样的清香。 年幼时,总是迫不及待的大口大口的吃,而现在的我,更愿意细细地品味,越嚼越香。 每个人都带着对童年的记忆,走向未来的生活,而童年时那些美好的味道,之所以难忘,更多是那美味里,掺杂着和家人相依的温暖回忆。 长大后,无论你走过多少路,吃过多少美食,到最后,依旧会发现,那些能打动你的,依然是童年时的味道。 喜欢榆钱,喜欢它的味道,喜欢它带给我的美好的回忆。

泡菜煎饼承载着在东北生活的那些时光

泡菜煎饼承载着在东北生活的那些时光

2017年04月04日

当初为了逃离家里的掌控,大学报志愿的时候,都选择了离家特别遥远的地方。 向往着高地远,自己做主,无人管束的生活。起初都报了重庆的大学,只因那时觉得重庆妹子都特别的好看。 作为美术生,专业课除了川美没有过,报考的其他学校,比如重庆大学、重庆邮电等都顺利通过。多多少少松了口气。 那时高考,还需要估分。自己估的400分,想上重庆大学、重庆邮电这样的学校基本无缘。可是自己也不想复读,毕竟这是离开家乡最好的一次机会。而且当时想法也很简单,只要能离开家乡,上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其实都不是很重要。保险起见,选择了吉林艺术学院,一个遥远的、天寒地冻的地方。 高考实际考的480分,俨然低估了自己高考的发挥,可也没有后悔,毕竟我顺利了拿到录取通知,背上了行囊,去了遥远的地方。 长春的冬天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冷,积雪不会融化,脚踩上去,会嘎吱嘎吱响,留下一行长长的脚印,这就是当时自己理解的远方。 长春是个很好的地方,天特别的蓝,地也不算大,除了一汽,就是吉大。冬天的光照很少,基本上下午五点就天黑了。在漫漫长夜了,除了喝酒撸串,与人吹牛逼外,大部分时间都消磨在魔兽世界里。 天天沉迷游戏,同班同学认识的很少,因为我平时都不去上课,只有期末考试的时候,才会露一面,很多同学都会表示惊讶地问道“你真的是我们班的吗?” 吹牛逼的时候到了,尽管如此,我并没有挂过科,而且估计是唯一一个在学校明令禁止的情况下大四休学,且没有答辩就顺利毕业,拿到两证的同学。现在想来,还多多少少觉得传奇。 大学四年,花上学习的,估计就几十天吧。 当时家里给的生活费也不多,为了玩游戏,只能节衣缩食。大家总认为吃泡面会比较省钱,老司机告诉大家,有个更省钱的,就是去超市买一大颗泡菜,再买几个馒头,完全能顺利维持1个星期的生计。 所以对泡菜饱含深情,东北的泡菜承载着在东北生活的那些时光。如今回到了家乡,总是觉得本地卖的泡菜。和东北的泡菜差了好几个等级,现在偶尔想起,觉得大学吧,还是需要好好学习的。 如果给好好学习加一个限定条件,就是在玩好游戏,谈好恋爱的情况下吧。

还你一场江南烟雨的粢饭团

还你一场江南烟雨的粢饭团

2017年04月01日

去年深秋,被生活所困,很多事情,想不清楚,看不明白,于是,一个人买了高铁票,去南方的一个青年旅舍,整日宅在其中,不想奔波。 早晨起床,陪后厨去菜场买菜,回来在小院里帮忙洗菜,闲聊,南方的小镇,无需特意静心,此地气场已足。 午饭后,泡杯茶,饮饮。用墨水笔,在旅馆的留言簿上写写留言,再写写帖子,就是不愿意外出逛了。 我们在都市的生活里走走停停,不停的追逐自己的理想,奔波中,我们来不及挑拣,不顾一切的把所有东西装进自己的生活。 而一场漫无目的的旅行,是生命里的减法。钱想花一些,减掉自己的财产,就更穷一点,穷一点,应酬就少了,酒也喝少了,就俭朴了,也低碳了。 从来不会选择住高级的酒店,习惯自己带着全套的洗漱用品,手纸,洗发水,香水,润肤露,牙膏,都在旅行中,消耗。 出行时,背的包包很重,只是这些,用一些,减掉负重,蛮好。每走一段,便轻松一些,直到最后,所有的包袱都丢弃。 然后问自己,爱情可不可以少一些,朋友是不是可以少一些。 后来我发现,朋友可以越来越少,可是,爱情少一些,却是如何也做不到。 也许,这便是每个人内心所应该有的坚持吧。 和旅社的朋友们喝酒喝到大醉,一个人醒来的时候, 不知道为什么就来了苏州,这里,拜佛不是,这里,度假不是,这里,会友不是。 这里,或许只是想让自己平静。 秦淮河畔,歌舞升平,不喝咖啡,简单的一壶茶, 找到一本杂志,随手翻开的一夜,讲述一个29岁的达人秀女歌手,嫁给山东摆摊的35岁的男子,女儿可爱。 一下子就明白,原来,爱情,发生的时候,简单的连自己都无法相信,可它没来之前,你撕心裂肺,却依然等不到。 于是,在初春的雨天,一场旅行后的,我依旧思念在姑苏城外吃的一碗长寿面。清淡,味美。 在院子里,每天早晨,和阿姨们一起洗菜,还有每天早餐都会吃的一碗白粥和一份粢饭团。 让我这个北方孩子,第一次知道,油条不只是搭配着豆浆喝,还可以和咸菜一起,做成饭团,吃的时候,有种莫名的幸福感。 不信,你试试看。

你要读我的故事,就拿这份经典的法式吐司来换。

你要读我的故事,就拿这份经典的法式吐司来换。

2017年04月01日

也许是对隐居山林的闲客们有着特别的崇拜。出去旅行,总喜欢住在寂静偏僻的小客栈,夜归,所有小店与人家闭门。 与居住在城市里城乡结合部的喧闹对比,楼下凌晨4点还有人开店,堪称不夜。 清明回家,那是十几年前生活过的小院,我欢喜走一段铁轨,看几趟火车呼啸,这种火车的笛音,仿佛映衬我的心情。 若此时有人问我,假如有来生,你可以幻化成任何一个事物,你希望是什么? 我说:我希望做沙漠里唯一的一颗胡杨,傲世的生长,无论风,有多大。 旅行时,我总是一个人,借了旅馆老板阳台的厨房做饭,夜晚时,切些葱花,打一颗蛋,做碗阳春面,放些当地农家自制的小米醋。 宵夜的时候,再切两个馒头,掺了辣的豆瓣酱,炒满满一碗,配着可乐吃。 也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每日忙碌的工作,再也没有时间出去放飞自己。但我心性又恰恰爱玩。 我爱赖个床,爱在云南的小岛,或者厦门的海边,成都锦里的露天茶馆,以及上海绍兴路的某个书店,散步,发呆,思考人生。 然后,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春早,睡到自然醒,从橱柜里拿几片吐司,按自己的口味,撒上足够的肉桂,煎熟,奢侈的放满水果,淋上枫糖,假装是一盘精致的松饼。 可那味道,远远超过钢筋水泥城市里,知名餐厅的一盘松饼。 我想,赢的不是味道,是心情吧。

关于北漂的记忆,炸酱面是其中之一。

关于北漂的记忆,炸酱面是其中之一。

2017年03月31日

跟一个人在一起,能否爱过之后,一辈子不离不弃,能吃到一起去很重要。 生命里路过的每一座城市,能不能在记住它,若干年后还心心念念,除了一段刻骨的感情,还有一份温暖人心的食物。 关于北京,如果让我用一种味道来形容,那一定是炸酱面。 老北京的记忆,不过是四合小院,石桌板凳,胡同家常,还有一碗充满浓浓酱香的炸酱面。 第一次吃炸酱面,是叔叔去北京出差,带回几袋干黄酱,老妈在厨房稍作加工,便可以魔法一样变出一大锅炸酱, 于是一家人连续几天都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炸酱面了。 浓郁的五花肉和酱汁的香味,伴随着新鲜面条刚出汤的黏汁,炸酱面的口感更添浓郁,绿豆芽在水中焯熟,加上新鲜的黄瓜丝,胡萝卜丝,更增加几分清爽可口。 儿时炸酱的这种味道,至今依然萦绕嘴边。 后来大学毕业,在北京工作,炸酱面,作为老北京的标配,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炎热的夏天,老城区的胡同口,一碗手擀面,浇两勺刚做好的炸酱,再拌上鲜嫩可口的黄瓜丝和绿豆芽,老北京的老大爷们便可以一边吃饭一边下棋聊天,好不惬意。 我也就是从那时起,彻底爱上了炸酱面,不管是满满香菇的素炸酱,还是浓香的五花肉配炸酱,只要闻到那熟悉的酱香,黄瓜的清新味道,口水便忍不住的往下流。 那年,看《爱情呼叫转移》里面徐峥离婚后的妻子,找了新的男人,用一口不知哪里的口音说“我老婆做的炸酱面”。 炸字发四声,好像这苗条是从炸弹里飞出来的,忍不住笑了好久。 后来出差到北京,也总是回之前住过的胡同口,有个叫做京味炸酱面的饭馆,里面是老北京的装修风格。 最显眼的就是条凳,店员穿的也是旧式北京服务员那种衣服,脚上一双布鞋,仿佛回到古代听着京剧,喝两口小酒的年代。 那里有我对北京全部的记忆,也有我至今为止,吃到的最好吃的炸酱面。12块钱的小碗,店员端上了一大托盘,中间是面,周围围了一圈面码儿。 每次去他家都吃炸酱面,都要的最大碗。面虽说简单,却让我回味无穷。 如今,忙碌的都市生活,各色的火锅,各国的料理,却依然比不上当初学生时代的一碗炸酱面。 每到周末,也总是试着自己做上一碗,最关键的是可以熬一大碗炸酱,放在冰箱,吃上好几天。 肥瘦相间的五花切丁放入油锅炒至变色,加甜酱,豆瓣酱,转小火小熬一下。 若是省事,只需买一根黄瓜,切成细丝,黄瓜的清香抵掉肉类的腥味只剩香滑,甜酱和豆瓣酱的咸鲜此刻也入味了。 买一块钱的面条,在面汤中徜徉一下,即可配上刚出锅的酱。面条不再寡淡,酱料也找到了绝佳的配合,不用再加别的。 最快意的人生,也不过如此。

清明时节,带一份艾草青团出去踏青。

清明时节,带一份艾草青团出去踏青。

2017年03月25日

清明时节,东风寒食,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古老的节气就像一把记忆的钥匙,一次又一次地打开我们的记忆。 暖风摇曳的春光里,阳光明媚,有岸边柳叶的婀娜飞舞,有山间茶芽的金贵新绿,还有一些默默屈尊大地的清新野菜。 而这份归于田野的馈赠,却占满了我所有童年关于古老节气的记忆,清明前后,南方生活的婶婶总会去田间地头,掐一篮子新鲜的艾草,只取嫩芽,做成汁液,和了糯米粉,包成一个个浅绿的清明果子,上火一蒸,出炉时,伴随着升腾的整齐,墨绿色的清明果子圆圆胖胖的,好看又好吃。 清明果一般为圆形,依馅料不同分为甜、咸两种。用艾草和适量糯米粉、大米粉,包入芝麻、豆沙馅,团成圆子为甜清明果,包入肉丁、冬笋丁、香菇丁、腌菜等,做成的则是咸清明果。 也曾幻想在清明前的茶园,刚刚下了一场春雨,叶子绿德尔油亮,午间漫步于茶园间,不期而遇一簇簇田野的艾青, 艾香晕染了茶香。 这艾青,只在这个季节的几日,最为鲜嫩,互相遇见,既是缘分更是福分。 那一颗颗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豆沙赫尔芝麻的淡淡甜味,中和了艾青的苦涩,吃起来甜而不腻。 鲜香的冬笋,雪菜,加上些许辣椒,咬上一口,冬笋鲜,雪菜的咸,辣椒的辣,融入艾草独特的清香之中,是任何精致点心所无法体会的粗犷。 时过境迁,一颗小小德尔清明果,已不再是小时候难得吃到的点心,它更寄予了浓浓的亲情,带着纯纯的乡情。 每当清净世界,细雨纷飞,想起那绿绿的果子,心里总会不由自主地泛起那儿时的回忆,和那份对家人的牵挂、对家乡的思念。 于是,采了新鲜的艾草,挑拣,洗净。 当经历复杂榨汁,和面,炒馅,一个个手工包成圆滚的青团,蒸满一整个笼屉,掀开盖子时,一个个圆胖的团子,油亮亮的。 咬上一口,艾团的香味在舌尖慢慢延展时,竟对自己也油然而生了五体投地的佩服。 向厨神的进阶,也就只隔着一个清明团子。

巧克力燕麦酥梨,满足你对甜品的所有期待

巧克力燕麦酥梨,满足你对甜品的所有期待

2017年03月21日

最近沉迷工作之中,不能自拔,经常在工作室加班到深夜,于是,工作室于我来说,像家。 喜欢工作,更喜欢在家工作的感觉,也许是相信万物有情,累了,喝罐啤酒,比红牛好用。 说是换,我蛮土的,喝不惯红酒,红酒的好差,让我来说,只是顺口与不顺口的差别。 每逢朋友来做客,拿了喜欢的红酒,问我口感如何,我也总是说:喝起来蛮顺口的。 但自己酿的果酒,我却是喜欢的紧,且半斤左右不醉,即便醉,也不上头。 或许是喜欢蔬果的清香,为此还专门在阳台搭了葡萄架,只是葡萄越长越茂盛,却至今没有结出一串葡萄。 我藏了许多酒,却难得喝。我藏了许多书,但最爱看的是地图。 我买了本地图册,没事时喜欢研究各种路途,亦能想起那些曾经在路上的时光。 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地图,上面用图钉订上曾经去过地方的车票。 每当有朋友来,看到曾经一起去过的地方,总会感叹,那一路的美好。因为,那是我们共同的回忆。 也有好美食者,总喜欢出难题,随便翻出冰箱里的食材,且让我自由发挥。 于是,把梨埋在用巧克力黄油拌好的麦片里,撒上果干,烤箱随意发挥的温度,烤到滋滋冒油,都说是黑暗料理。 可这里面的不同的味觉层次,只有尝过一口的人,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