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枧水苏木粽,晶莹的糯米中间一点殷红。

微信小程序查看完整菜谱,还能赚积分哦~

古法枧水苏木粽,晶莹的糯米中间一点殷红。收藏

浏览 63386 收藏 174

所需食材

  • 糯米 1000克
  • 枧水 50毫升
  • 苏木 适量
  • 箬叶 若干
  • 水草或棉线 若干
  • 红糖 少许
  • 蜂蜜 适量
桌饭 2017年05月19日发布
我的家乡,在岭南的一个小镇,道滘。
自古以来,家乡就流传着一种古老的粽子,苏木枧水粽。
金黄透明的粽身里,隐隐透出一抹殷红,就像胸口跳动的,那颗思乡的心。

每逢五月端午,春日绿叶,山园屋町,青苔小路,石塀台阶。
村里每家每户的门楣上都挂着菖蒲,插着艾叶。
外婆粽会早早的开始准备粽子。

在院子里生上炉子,将晾晒好的黄豆杆烧成灰,洗干净采摘的一些艾叶,放进锅里用井水小火煮,煮开后倒入豆杆灰。
然后,在木桶上蒙一层纱布,水慢慢渗透下来,如此反复几次,枧水就制作好了。淡淡的金黄色,清亮见底。
糯米淘净洗好,倒入做好的枧水,在小院的树下,泡上一整夜,直到雪白的糯米变得微微发黄。

初夏的小镇,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
清晨起床,外婆已经带着刚刚采摘的箬叶回来了,
泡好的糯米晾干,装入一个大瓷碗,

一张小桌,一把椅子,在细雨的屋檐下,开始包粽子。
箬叶轻轻一卷,便成了一个小漏斗,一勺糯米,中间插入一根火柴大小的苏木,水草捆扎。
一颗小小的苏木粽就包好了,小巧如菱角,青玉色的箬叶包裹,。

出门上学时,粽子已经下锅。
中午放学回家,才刚走进院子,一股粽香便扑面而来。
总是迫不及待的打开锅盖,一个个粽子在水里翻滚,雾气腾腾,清香扑鼻,沁入心里。

解开系绳,顺着箬叶掰开,滑溜溜的菊黄粽身上,隐约透出一点朱砂红。
外婆总会用筷子夹开粽子,挑出里面的苏木,在粽子上留下一线殷红的印记。
咬一口甜糯糯的粽子,糯米的清香在舌尖上弥漫开来,
这清香,弯弯绕绕,在江南水乡的烟雨下,成了我对粽子,最深的记忆。

端午的晚上,外婆也总会用炙烤过得干枯艾叶,在每个房间挥舞一遍,镂刻花纹的床,纱帐里面,满满的艾草香气。
雨后的小院,搬几把竹椅,大人们聊着天,天南地北。

孩子们早就坐不住了,在筷子上串了几个粽子,大家就追的鸡飞狗跑出去了。

回忆,总是这么的温情流淌。
而传统的苏木粽,却很难再看到了。

今天,在这个北方的城市,即使没有条件再完全的按照古老的方法制作,
我也仍希望,用家乡最美的粽子,赠与我身边最最要好的朋友。

古老的苏木粽,一枝红木,淡黄粽身,愿,一直被人所爱。
热门菜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