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书里都提到过去的北京是真正的“不时不食”,吃什么都要“应时当令”。
肖复兴说过北京的不时不食,是在明朝天顺二年(1458年,就是那位亲征土木堡被瓦剌俘虏的英宗朱祁镇同志第二次当皇上的年份里)开业的一家糕点铺定下的规矩:“那时,聚庆斋恪守这样“不时不食”的规矩卖糕点,老百姓也照这样的讲究吃食物。”
唐鲁孙在多篇文中都讲过北京人在“执行”孔老夫子“不时不食”时的“严格和自律”。
“不是三月三,您买不着太阳糕;不到重九,想吃花糕也不太容易;抗战前不交立秋您想烤肉也是没有卖的;至于糖炒栗子,不过白露,也没有哪一家敢提早应市!”“不交立冬,您就是想吃羊头肉,全北平也没有卖的。”
甭管是东来顺还是西来顺、同和轩或是两益轩,只有到了立秋,才会把“烤涮”的招牌挂上。不过立秋,别想吃到这一口儿。连走街串巷卖肉的小贩,也只会在立秋后才出现。
立秋这个日子,真是不同凡响。
这种不时不食在现在看来有些不可思议,更令人难以接受。
火锅店的生意夏天恨不得比冬天还要好,街头烧烤夏夜最是火爆。
习惯了天天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根本不知道期待是什么滋味了。
想来还是过去的人会生活,什么时候都有点儿盼头。那日子过得才叫有滋有味有念想。
现在,哪还有什么是吃不到的?所有人都喊着要减肥,看见什么都不觉得新鲜了。
立秋来了,还用贴秋膘吗?
过去贴秋膘,都是指吃牛羊肉。而现在一到立秋的日子,天福号的酱肘子就会脱销。
节气虽然到了,但天仍是热,秋膘要贴,就贴得简约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