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汤宝试用---金银蛋浸时蔬

浓汤宝试用---金银蛋浸时蔬

2013年12月12日

皮蛋又称松花蛋、变蛋等,是我国传统的风味蛋制品,不仅为 国内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在国际市场上也享有的盛名。皮蛋,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王士雄的《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皮蛋,味辛、涩、甘、咸,能泻热、醒酒、去大肠火,治泻痢,能散能敛。”中医认为皮蛋性凉,可治眼疼、牙疼、高血压、耳鸣眩晕等疾病。大众都可食用:火旺者最宜;少儿、脾阳不足、寒湿下痢者、心血管病、肝肾疾病患者少食。注意事项:松花蛋不宜与甲鱼、李子、红糖同食。用法用量:食用松花蛋应配以姜末和醋解毒;松花蛋最好蒸煮后食用,松花蛋里面还含有铅,儿童最好少吃。不宜存放冰箱。 咸鸭蛋是指以新鲜鸭蛋为主要原料经过腌制而成的再制蛋,营养丰富,富含脂肪、蛋白质及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钙、磷、铁、各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易被人体吸收,咸味适中,老少皆宜。蛋壳呈青色,外观圆润光滑,又叫“青蛋”。咸鸭蛋是一种风味特殊、食用方便的再制蛋,咸鸭蛋是佐餐佳品,色、香、味均十分诱人。 1. 鸭蛋含有蛋白质、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1、 咸鸭蛋 咸鸭蛋 维生素D、钙、钾、铁、磷等营养物质; 2. 鸭蛋中蛋白质的含量和鸡蛋一样,有强壮身体的作用; 3. 鸭蛋中各种矿物质的总量超过鸡蛋很多,特别是身体中迫切需要的铁和钙在咸鸭蛋中更是丰富,对骨骼发育有善,并能预防贫血; 4. 鸭蛋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2,是补充B族维生素的理想食品之一。

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

2013年11月17日

此菜为黔味传统名菜, 红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浓、肉质滑脆。据传,此菜创始人丁宝桢,贵州织金人,历任山东巡抚,四川总督,常以家乡此菜宴请宾客,流传至今。1918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原贵阳市政协秘书长赵惠民曾将宫保鸡传到日本,深得日本人士赞扬。由于其入口鲜辣,鸡肉的鲜嫩配合花生的香脆,广受大众欢迎。尤其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宫保鸡丁“泛滥成灾”,几成中国菜代名词,情形类似于意大利菜中的意大利面条。 现在大大小小的中餐馆中, “宫保鸡丁”这道菜可谓司空见惯。至于有些菜单上写成了宫爆鸡丁,是有人认为烹制方法为“爆炒”,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没有弄清楚“宫保鸡丁”的由来。 说到“宫保鸡丁”,当然不能不提它的发明者——丁宝桢。据《清史稿》记载: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人,咸丰三年进士,光绪二年任四川总督。据传,丁宝桢对烹饪颇有研究,喜欢吃鸡和花生米,并尤其喜好辣味。他在四川总督任上的时候创制了一道将鸡丁、红辣椒、花生米下锅爆炒而成的美味佳肴。这道美味本来只是丁家的“私房菜”,但后来越传越广,尽人皆知。但是知道它为什么被命名为“宫保”的人就不多了。 所谓“宫保”, 其实是丁宝桢的荣誉官衔。据《中国历代职官词典》上的解释,明清两 宫保鸡丁 代各级官员都有“虚衔”。最高级的虚衔有“太师、少师、太傅、少傅、太保、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少师、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太保和太子少保”。上面这几个都是封给朝中重臣的虚衔,有的还是死后追赠的,通称为“宫衔”。在咸丰以后,这几个虚衔不再用 “某某师”而多用“某某保”,所以这些最高级的虚衔又有了一个别称——“宫保”。丁宝桢治蜀十年,为官刚正不阿,多有建树,于光绪十一年死在任上。清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追赠“太子太保”。如上文所说,“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于是他发明的菜由此得名“宫保鸡丁”,也算是对这位丁大人的纪念了。 时过境迁, 很多人已不知“宫保”为何物,就想当然地把“宫保鸡丁”写成了“宫爆鸡丁”,虽一字之差,但却改变了纪念丁宝桢的初衷! 宫保鸡丁已经做过好几次了,做法都大同小异,但是这次做法稍微复杂了一些,需要提前准备好红油,最后做出的宫保鸡丁以炒出来的汤汁是红亮的,而且溢出的只能有红油。 做到红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浓、肉质滑脆。

一家一味,百城百味---蒜泥白肉

一家一味,百城百味---蒜泥白肉

2013年11月05日

简简单单的一块白水煮肉,是那么的平淡无奇,但是为什么会那么受到欢迎呢,就在每家秘制的那一碗蘸汁上吧。 一家一味,美食就是这样的博大精深。 今天做的蘸料,还可以作为火锅蘸料、凉拌菜的蘸料。 怎么搭配都很好吃。 这个蘸酱特别的地方就是酱油和红油都是后期制作的。 李派林喼汁最早于19世纪由英国传入上海和香港,用于西餐调味。后来在两地都被用于本地吃食,包括上海的生煎馒头和炸猪排,和粤式点心山竹牛肉球都可以用辣酱油做蘸料。其实李派林喼汁发音为gip1 dzap1(广州话拼音)jié zhī (普通话拼音)按照李派林的传统配方,原料有大麦醋、白醋、糖蜜、糖、盐、凤尾鱼、罗望子、洋葱、蒜、芹菜、辣根、生姜、胡椒、大茴香等近30种香料和调味料,经加热熬煮,过滤制成的辣酱油。 酱油用大料经过煮制后,味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的味道更加的醇厚,带点大料的香味,回味无穷。用来作为凉拌菜、蘸酱最合适不过。 当然酱油的选择也有讲究,不是我们常说的生抽,老抽。而是酱油。 川菜里面称为红酱油。 一道菜味道好坏,调味料的选择也很重要。 记得小时候,每次吃面条的时候,妈妈就会选择本地产的清汤酱油,颜色很淡很淡。既有酱油的酱香味,颜色又清,做出来的面条汤很清爽。来北方以后,每次去超市,必定会看看调料,再也没有见过颜色有那么淡的酱油。比较过后,李锦记的一款酱油颜色相对来很淡,我常用来炒制绿叶蔬菜类,这样既有酱油的味道,又可以保持蔬菜的翠绿。 这次,我选择的是万字鲜醇酱油煮制。也可以选择别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