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这菜之前,家里人认真发出疑问:“你不是说今天做鱼咩?”
“是啊,是鱼鱼!”
“哈,我没找着鱼?”
“害,做的是鱼鱼,但不是鱼!”
看图,不知道有没有西北的粉丝朋友,应该很熟悉这吃食了!
或者说另外一个名字应该会更亲切,关中方言称为“蛤蟆骨朵”,小蝌蚪的意思。
瞅这鱼鱼儿的形态,着实贴切~
现在看是觉得可爱独特,但这鱼儿其实是饥荒年代产物。
用粗粮玉米面搅团,漏浆水鱼鱼,是当年“饱餐一顿”的无奈之举,连浆水都是因为少醋而加。
早先的鱼儿是黄色的,后来有了白面,才有白鱼鱼。
鱼儿要想吃得美,还得汤来泡,沤得好的浆水可以去热清火,开胃生津。
只是对于新手来说容易沤坏,为了便捷一些,今天我用了酸菜+高汤来打底,酸香爽口,也合适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