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长沙口味-孜然牛肉

老长沙口味-孜然牛肉

2017年05月17日

这是一个能秒德天顺煲仔饭的孜然牛肉配方 我是80年代中人,老家衡阳永州周边。因非长沙本地人,在长到15岁之前,吃的大多数是衡阳口味食物,跟父母外出蹭吃喝,最爱吃的菜=土豆丝,酸辣鸡杂之类的菜,孜然口味的菜之前只吃过孜然寸骨(解放西路80年代底-90年代初有家无名饭店,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当时觉得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饭店)。 第一次吃孜然牛肉,已经上了高中了,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长沙出生的,汗一地。当时湖南师大附中教师宿舍后面有一条可以通往湖大的小路,有一家一楼拆了墙壁改成的小苍蝇馆,其实就是专门做学生生意的,每年开业9-10个月,其他时间不开业,因为初高中嘛假期学校学生少。这家饭店只有一个厨师,每天生意嘛,大概就是中午20人,晚上10来人的样子,菜单上只有盖浇饭,只要点主菜,蔬菜和汤都是例菜,不能选的,现在湖大周边这样的盖浇饭店也很多,盖浇饭基本上覆盖了整个青春期。 啰嗦了一些关于盖浇饭的记忆,对学生来说,盖浇饭在当时是奢侈品,学校食堂3元钱可以吃饱,盖浇饭最便宜的,5元,有雪里蕻炒肉、土豆片炒肉、西红柿炒蛋、紫苏黄瓜炒肉之类的半荤菜;6元菜只记得一个常点的,酸辣鸡杂;8元菜是最贵的,很少点,孜然牛肉就是这个价位的,还记得一个8元菜,记得的原因是因为这个是很多人点,而我又特别不爱的,这个菜叫老干妈炒猪肝。 孜然牛肉在长沙的做法和外地的是完全不同的,我见过这样几种做法: 做法1: 除了姜蒜外,只有牛肉和姜蒜+红圈椒。 做法2:除了姜蒜外,只有洋葱和牛肉+干红辣椒碎 没有一种做法是放了蒜苔的,然而,长沙做法的孜然牛肉,蒜苔无疑是一项关键的配料。 在尝试了几次外地的孜然牛肉以后,在外地吃饭我就再也没点过孜然牛肉了,现在,哪怕在长沙的馆子也不是每家都是长沙老口味的孜然牛肉。 米国大农村种不出蒜苔这件事情是来美国前没有想到的,因为之前在英国居住的时候,蒜苔是中国超市每个礼拜都能买到的常见菜(其实也都是外国进口的)。饿了几个月,真的很想吃各种地道的口味湘菜,厨艺已经丢了五年,捡起来需要一点时间,目前感觉有回升的趋势,果然做饭这件事情需要时不时的操练才不会退化,那么,从现在开始慢慢的来实践吧。

广式蛋黄肉粽

广式蛋黄肉粽

2017年05月14日

第一次发食谱,也是第一次包粽子。在食物匮乏的时候,饥饿感总是容易把自己逼成大厨,端午节快来了,在国内的时候,一般想吃粽子就在外面的早餐店买买,或者上淘宝买买著名的粽子(这个应该不违规吧^-^),比如五X斋,荣X和,舜X鸭肉粽,湖州国X粽子。个人觉得最好吃的是最后一种,回购蛮多次。 到了米国大农村,要买点好吃的真心不容易,中国超市的冰冻肉粽总有股油齁味,只能试试看自己包一次 需要材料: 1、糯米;2、去皮绿豆(一般只有广式粽子下放这个,在长沙的超市我都没看到过去皮绿豆卖);3、五花肉;4、咸蛋黄;5、粽叶;6、棉线; 提前一天准备工作: 1、泡好糯米、去皮绿豆。(8小时以上) 2、泡好粽叶。(要把叶子一片片散开,泡四小时以上) 3、腌好五花肉。(8小时就差不多了,生抽:老抽=2:1) 4、速冻咸蛋黄。(如果要自己用新鲜咸蛋也可以,用油泡一个晚上软化入油) 正式开始: 第一步:上youtube(国内就上百度搜搜就行)学几个包粽子的手法,如果实在包不好,多用点粽子叶子保证不漏就行。我试了五角粽,三角粽,实在包不好五角粽,挫败。 第二步:糯米控干水分,用酱油(生抽老抽2:1)倒入拌匀。(一定要放哦,不然粽子没咸味);咸蛋黄每个切成三份,喜欢吃咸蛋的可以多放,但是一定要油泡透。 第三步:把粽叶按步骤一卷成漏斗型,先放一勺酱糯米,中间挖个洞,填入一小勺去皮绿豆,然后放1/3蛋黄+1块腌肉,再压上一小勺去皮绿豆,最后用酱糯米盖住,包粽收尾弹线。不要包太紧,包的技术不好的话,线可以多缠,粽子不松就好。 第四步:下水煮粽子,肉粽要煮3个小时以上才会煮透,一般4小时,糯米很软了,要放冰箱慢慢吃的可以煮3小时,再吃的时候再煮20-40分钟就可以了。 第五步:粽子煮好以后请立即捞出控水,要保存的,请放冻冰块的那一层。